第185章 驟變 越燒越旺(第3/4頁)

與之相關產業的掌櫃不知道錦衣衛此舉何意,只知曉自己手裏頭賺錢的生意斷了,都有些憤憤不平,再加上這陣子錦衣衛抓了不少“平民百姓”,惹得民眾不滿,一時之間民怨四起,都要錦衣衛和官府給個交代出來。

但在事情尚未解決之前,這些事如何對百姓公之於眾,錦衣衛能做的也只有沉默不語。

至於官府,在這個大查大辦的節骨眼上,自身都難保了,更何況現在站出來給百姓一個交代了。

沒有人站出來給一個合理的解釋,時局又如此動蕩不安,錦衣衛和禁衛軍依舊天天到處抓人,百姓們惶恐不安,又牽連自身利益,豈能就此罷休。

一些舊事便被重提。

民間突然流傳起一陣謠言,說鹹緒帝皇位來的不正,還有的人說若是當年先帝四子還在,由他主理朝政,一定不會是如今這個人人惶恐的局面。

這話不僅傳進了高門大院,更傳進了幽幽深宮,鹹緒帝氣的憋紅了臉,險些暈過去,砸了禦書房後將謝殊叫了過去,吩咐他盡快滅掉玉全幫殘存勢力,還京城以至於天下一個太平。

謝殊領了命,也不敢耽擱,一連數日無眠,審問著安成文。

在這麽高強度的審問下,安成文也是耐不住了,隨著他的開口,這把火也終於燒到了京城官員身上。

其實因著秦丞相被抓,好多事情就已經都瞞不住了,他雖然不肯招供,但他的那些幕僚卻是沒有逃過去,能說的都說了,雖不涉及戚家,但也定死了秦丞相的罪。

而因安成文的招供,金家、宋家、寧家也都沒有逃過去。

這三戶人家也可都是京城中的高門世家,歷經三朝,宋家更是出過一位三朝帝師,在京城中都是有著不小的聲望和名譽,寧家也更是出了一位養育著鹹緒帝二子的寧貴妃,這一起下了大牢,可真是讓這京城許多人家都抖三抖。

錦衣衛和禁衛軍很快便將這三家府邸給圍了起來。

烏壓壓的禁衛軍立在門口,驚動了左鄰右舍。

金家、宋家、寧家、的家仆瑟瑟發抖地跪倒在地,身子直打顫,府上亂成一團,丫鬟小姐抱成一團,女眷不知所措地雙眼含淚,男子面色灰敗地跌坐在椅子上,哆嗦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便是今日京城的現狀。

管你昨日是燈籠高懸的簪纓世家,還是顯赫一時的富商,亦或者美名遠外的忠臣,今日便可能被官兵圍府,變成那詔獄裏的一個階下囚。

京城之中風雲變幻,突逢驟雨,大風四起,豆大的雨水噼裏啪啦的往下落著,砸在屋檐瓦舍上,只聽轟轟隆隆的雷聲響個不停。

已至深夜,錦衣衛府依舊點著燈,府內外燭火通明,放眼望去偌大一個京城,猶如深海中的燈塔,竟是這暗夜裏唯一一道光。

謝殊脫下蓑衣,摘下鬥笠,風雨打濕他的眉眼,極白的膚色下眉眼因寒冷的雨水透著兩份冷戾。

今日這雨下的特別大,又來得格外突然,轟隆隆的雷聲自天邊炸響,像是要給天捅出個缺口一般,聽的人膽戰心驚。

因為最近抓的人太多,詔獄裏已然是放不下了,只好將一部分抓來的人放到了刑部的牢獄之中,謝殊剛從刑部的牢獄裏趕過來,曹屯趕緊圍了過來。

“大人,劉川已經安全運送到了府上,一切安置妥當。”風雨太大,曹屯只好扯著喉嚨說。

自吳哲被抓之後,刺殺劉川的人也少了很多,劉川的身子也好上一些,故而腳程便快了許多,緊趕慢趕,今日終於將劉川送到了錦衣衛府上。

話剛說完,曹屯便看見幾個相熟的錦衣衛被押著走進來。

“這是……”盡管心中有了猜想,曹屯還是不免有些愣神。

趙生厭惡地看著那幾個被押著的錦衣衛,說道:“這些人背叛錦衣衛,想要放罪犯出去,被我等抓了個正著。”

這就是謝殊明知錦衣衛裏有內奸,卻遲遲沒有動手的原因。

他在給他們動手的機會。

就如同今日這般。

官職大大小小的十二名錦衣衛一同行動,想要將部分罪犯救走,救不走的都殺死,奈何謝殊早有防備,讓趙生等人埋伏起來,最後將其一網打盡。

謝殊問:“可知道他們想要救走的那些人都是誰了嗎?”

抓了這麽多人,審問起來也是個問題,但這些錦衣衛企圖救人卻是給他們指了個方向。

能要埋藏在錦衣衛裏的內奸救出的人一定十分重要,不然幕後之人也不會冒這個險,寧願舍棄這些錦衣衛內奸,也要出此下策。

趙生道:“除了六個已經在重點審問對象裏的,便還有一個芙蓉書齋的掌櫃和玉春樓的掌櫃。”

那六個重點審問對象是玉紅吐露的,能吐幹凈的都吐得差不多了,案件陷入瓶頸期,如今這批錦衣衛內奸正好撞上來,讓本僵持的節骨眼有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