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勢力 抱著富貴夢不放(第3/3頁)

處處充滿了矛盾。

“不止如此。”謝殊也開口說:“在江陵的時候,我曾經審問過劉川,他口口聲聲說殺害劉興的一定是尚宮燕,可自從尚宮燕逃出獄之後就一直在我們的監視之中,她不可能下令讓吳哲動手。”

不是尚宮燕下的命令,那是誰?

而面具人又聽命於誰?

頓了頓,謝殊開口:“你那日跟我說面具人說他們如今自顧不暇,沒有精力再對戚家出手,可其實余忠福已經召集了高手,只是最後沒用在戚家的身上。”

此事戚秋還是第一次聽說,她猛地擡起頭,愣愣地看著謝殊,想起謝殊身上的傷口,這才終於明白了這傷是從哪裏來的。

緩了半天,戚秋知道現在不是糾結這個的時候,穩了穩心神,再一次找到不對勁兒的地方,“還有我家的事。我能感受到面具人對戚家並沒有那麽急切的殺意,甚至對劉川的殺意都比戚家重。”

那個賬本雖然弊大於利,但確實能幫助戚家暫時穩住局面。

面具人能用這個來做交易,可見對戚家的殺心並不重,那他背後的人又怎麽會突然對戚家下殺手,還是在謝殊還在江陵的時候就謀劃,可見是十分急迫的。

這種種反常不得不讓戚秋懷疑,深吸一口氣,戚秋沉聲說:“表哥,你說這件事背後,會不會還有第二方勢力在背後虎視眈眈。”

會不會在暗中謀劃的不止一個玉全幫。

這麽解釋的話,一切都通了。

面具人身後站著一幫勢力,錢禦史等人身後站著另一幫勢力,可能這兩夥勢力有過聯手,所以對彼此知道一些,但因目的不同,最終分道揚鑣。

所以有時候才會有這些看似分裂的事情。

因為錢禦史不是自己的人,所以不在乎他的死活,因為芙蓉書齋不是自己的據點,所以暴露了也不怕,反正又牽扯不到自己身上。

謝殊臉上並沒有因為這個結論而有什麽驚訝的表情,他轉了轉手指上的玉扳指,沉默了一會兒後低低地吐出幾個字,“三方勢力。”

戚秋頓時一愣。

“加上當年逃出來的周國宗室成立的玉全幫,背後有三股勢力在較勁。”謝殊說:“錢禦史一案,就算是背後有兩股勢力在較勁,就算其中一方對戚家沒有太大殺心,也不至於在皇宮侍衛的保護下將人殺死,不劃算,也沒理由。”

這話確實不假。

不管另一夥勢力的目的是什麽,不管他們對戚家有沒有殺心,在去往江陵的隊伍中對戚家下手,顯然是不明智的,也沒有必要的,袖手旁觀就好,幹嘛要徒生枝節?

戚秋沉默下來,有時候她越覺得自己快要接近真相的時候就越覺得憋屈,這種被人耍的團團轉的感覺實在是不好受。

不管是兩方勢力還是三方勢力他們都已經謀劃的太久了,而她和謝殊也不過才參與調查此事不到一年,知道的太少,顧慮的又太多,有時候難免被人牽著鼻子走。

頓了頓,戚秋問謝殊:“表哥覺得這第二股勢力是誰?”

寂靜的夜裏,只有風聲還在孜孜不倦的呼嘯著,明月掛在頭頂,灑下的銀灰卻將萬物襯托的寂寥。

兩人坐在謝府最高的閣樓上,低下頭便能看見那被夜色籠罩下來的京城繁華。

謝殊擡起頭,目光落在不遠處的一處宅子。

戚秋順勢看過去,那是被囚禁起來的大皇子府邸。

謝殊很久之前就感到困惑,像王嚴這些官家子弟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為何會跟周國的殘存勢力攪合在一起,這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麽好處,更何況他們又為何要聽周國宗親的話。

這實在是令人費解。

而如果換一個主子,那一切就想得明白了。

當年先帝膝下的幾位皇子都接連去世,只剩下個大皇子和二皇子,二人相鬥多年,最終二皇子不敵落敗,先帝身子不好,大皇子便作為掌政太子執掌朝政多年,在各個地方都安插的有自己的勢力,雖然後來鹹緒帝繼位後下令徹查,但怕動搖國本,在關家一眾人等被逐出權利中心之後,此事也就草草作罷。

這麽多年過去了,有些人隱於朝堂之中,還抱著富貴夢不放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