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燈火節後,鐘王兩家喜事臨近。

鐘萃在大婚前一日,特地的賜了賞下去,給足了王家女顏面。

宮中接連兩次賞賜下去,以示對王家女的看重,王家女早前做過的糊塗事便再無人提及,登門道賀的人絡繹不絕,王家恢復從前,高高興興的嫁了女。

翌日,王家女往宮中遞了信,想親自入宮謝恩。

鐘王兩家的事正好處在皇長子即將入學時,鐘萃這才促成了這樁婚事,如今過了大婚,鐘王兩家的事已經跟她沒有關系了,按鐘萃的意思,本是要回拒了的,但最後還是同意了下來。

王家女名叫王慧,模樣清秀,原本臉上還有些英氣,從出事後,王慧消沉下去,整個人都生出了陰郁,氣質陰惻惻的,打眼一看就不討人歡喜。

她是獨自進宮的,見了鐘萃,王慧恭敬的朝鐘萃行了大禮:“民婦王氏謝娘娘大恩大德。”

王慧低著頭,臉上滿是謙卑。自從她的名聲在京城傳揚開後,王慧在王家的境遇便一落千丈,除了生母王夫人,滿府上下都憎惡她,連府上的庶子女們見了王慧也趾高氣揚,罵她不要臉。

王家傳家多年,遠在老家還有族老,府上還有老夫人等主子,王夫人能護得住她一時,卻不能時時刻刻護住她,王慧在王家受盡了奚落。

老夫人等主子惱她壞了王家顏面,家中姐妹惱她壞了名聲連累她們,讓她們跟著受了白眼,父親王大人被呵斥,丟了眼看能到手的差事,賠上了府上一大筆資源,這每一樣都記在了王慧頭上,對府上姐妹們的辱罵王慧連嘴都回不上。

去鐘家前,王家原本的意思是挑個人把王慧嫁到外地去,等日子長了,王慧又不在京城裏,王家的醜事自然就叫人忘了,也就沒人會再提及,這本就是王慧自己惹出來的麻煩,如今把她嫁到外地去也是合情合理的。

王夫人甚至已經提前到她院子裏同王慧打了招呼,傳達了家中的意思,王家希望把她盡快嫁人,王夫人身為生母,到底不忍見嫡女落得這般,悄悄同她說了幾個她挑出來的人選。

有耕讀之家的還未考功名的讀書人,還有商賈之家等,王慧都沒意見,讓王夫人做主就是。直到鐘家之行後,事情才徹底變了。

王慧在王家就聽多了那些難聽的話,這是她欠王家的,王家人的辱罵王慧只能忍著、受著,但鐘家憑什麽罵她?尤其是那些下人口口聲聲的說是從侯夫人嘴裏說出來的,對王慧明裏暗裏的譏諷,都徹底的讓王慧狠了心。

王夫人不是最在乎他的嫡子,最看不上她這樣聲名狼藉的人麽,她就偏要跟她最在乎的嫡子攪合在一起,偏要讓穆氏每天都看見她這個聲名狼藉的人,她要讓別人一提及穆氏,就想到她。左右她的名聲已經壞成了這樣,也不在乎更壞了。

王夫人心中也不願讓王慧遠嫁了,王家在京城裏還有兩分勢力,若是隨意把王慧嫁到外地去,那她獨自一人孤苦伶仃的,就是叫人欺負了也求救無門。若是能把人嫁到鐘家去,借助鐘家的關系,王家如今的困境就能解決,甚至因著這門姻親更往上一步。

王大人對這門親事樂見其成,在後邊推波助瀾,王慧如今都這樣了,若是不能嫁到鐘家,再想挑個家世清白的也不容易了,只有伴青燈古佛的命。

王慧敢幹出這樣的事,這些後果早就被她拋在腦後了,只圖不讓穆氏好過,甚至鐘家態度堅決,王慧也做好了被送到庵堂的準備。

若不是貴妃開口,如今她早就在庵堂裏去了,王慧逃過這一截,再也無人對她指指點點了,自是對貴妃一片感激。

鐘萃輕輕頷首:“起來吧。”

等王慧起了身,坐在下首,鐘萃才道:“你也不必謝本宮,本宮做這件事並非是為了你。”

她讓鐘王兩家結親,並不是因為憐憫王慧。

王慧臉上仍是恭敬:“民婦知道,娘娘是因為怕妨礙到大殿下才插手的,但娘娘擡手之恩,對民婦卻如同再造,在民婦心裏,娘娘就是民婦的救命恩人。”

如果不是因為關乎大殿下,貴妃不插手,她或許就要青燈古佛一生了,在王慧心裏,這自然是救命恩情,貴妃又認不得她,同她沒有交情,當然不會因為她的,王慧很清楚這一點。

王慧心裏有數,鐘萃也就放心了。

王慧這個人,能當街看上舉子,仗著家世逼迫對方登門提親,性子想來也是囂張跋扈的,鐘萃幾乎都能想見王慧這等京城官家女子平時的威風,但此時坐在鐘萃面前的官家女子,她低眉垂眼,面上恭敬,坐在下邊很是難安,手指下意識的拽著裙擺。

若不是遭逢大變,一個人的性子哪裏會有這樣的變化,王慧從前仗勢欺人時做下的事實在叫人生不出同情,稱得上是咎由自取,但她也受了教訓,自作自受了,也算是彌補了當錯做的事,鐘萃見她這樣,忍不住開口:“既然如今都成家了,以後就好好過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