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皇長子確實重要,尤其當今後宮並無子嗣,後宮貴人們腹中孕有皇子,更能穩固前朝後宮,穩定局勢,陛下偏寵兩分倒也無妨,只是這“寵”也是要有個度的。

皇長子金貴,但再金貴,卻是比不過嫡子的。若是量不好這其中的度,對庶子放了太多的關照,心偏了,往後中宮進宮誕下了嫡子,在嫡子庶子的事上便有處理得有失偏頗,長期以往,中宮不滿,前朝後宮生亂,怕又是走上先帝時候的老路了。

但聞衍也只提了一嘴便不提了,自來賢明的君主斷是不會同女子攀扯上關系,只有那等亡國君主才會在美色上任性肆意。聞衍自認非是那等貪花之人,後宮嬪妃只是嬪妃,只要她們不犯下宮規,聞衍便也不計較其他。何況,還有先帝的前車之鑒在,時時猶如警鐘在他頭上敲響。

後宮女子可寵,卻絕不可縱容。帝王身側,自來便不該有第二人。

聞衍自幼便隨著太傅先生們讀聖賢書,八歲被立為皇太子起,便立誓要學那聖賢帝王,絕不做那等昏君、暴君,在言行上向來要求嚴苛,絕不肯叫自己的聲名上沾染上一星半點,這才出言說上一二。

短短三言兩語,彭範兩位太傅也不好揪著不放,把皇長子的事放下,議起了潮州汛期事宜。

工部官員以欽差大臣身份出使潮州巡檢河堤,送來的折子上已闡明了潮州沿途各河道的情況,核對了需朝廷撥款的數目,只等朝廷撥款,潮州知府便能召集人馬對潮州沿途河道進行治理休整,以防汛期來臨,河道未能加固,天災致河道兩側水患滋生,頃淹良田,叫百姓流離失所。

聞衍少時行軍,曾在河道沿路駐紮,實地考察過河道情形,登基後,也曾數次召大臣商議河道事宜,招工部對河道沿途進行圖稿修正,改引河道等,連番措施疏通下,到如今從潮州沿途的河道才得以從連年的大災中緩解下來。

除河道外,朝廷還在河道沿途設有水站,以防決口,大水淹沒農田村莊,各地在汛期皆要鄭重重視,常備下良馬候著,快馬迅馳,以防河水暴漲,從上往下淹概。天子重視河道,朝中上下對此也格外上心,每年派出的大臣都是吏部再三衡量才推薦來的。

聞衍把折子遞給彭範兩位大臣:“朕若是沒記錯,潮州水域至渭州水域遙堤不過前歲才竣,怎的如今又添了修築遙堤之金銀?”

彭範兩位太傅看過折子,想了想,紛紛點頭:“是,微臣們倒也記得,如今的河道是照前朝重新修築的一番,根據堤防的位置作用,修築了四堤,陛下還是太子時便親自主持此事,如今已有十余年才把四海河道整治好。”

先帝不同意如此耗費國庫的做法,數次駁回陛下太子時的上奏,最後是太子拱手讓出部分兵權才叫先帝同意,陛下從太子時對河道事宜便親自主持,耗費大半國庫,動用不知多少人力才把河道兩岸給治理成功。

陛下雖年輕,但在位的功績可謂是高祖建大越來頭一位了。

聞衍喝了口清茶,聽他們說完,叫楊培親自去取了陳年的河道奏折。承明殿偏殿設有書架,專門保存陳年奏折,由通政司人員整理編排,楊培照著字找,沒一會就捧了一大堆河道折子來。

十余年間,河道折子從最開始的七八封折子不斷上奏,下發,到穩定後每年固定三兩封折子,楊培只捧了前幾年的,最早的折子卻是沒動。

他小心的放到了案上,聞衍擡手便撿起了幾封,換了一批,很快就找到了四年前工部作為欽差大臣去河道後上的奏折,言辭中對河道兩岸的雄偉壯觀都有描述,對四堤的修築更是仔細,從用料、用工都有介紹。

至此河道堤防順利竣工,每年朝廷通過派出的欽差大臣往河道上撥款,維護加固河道堤防,年年如此,撥下去的款項沒聽過水花也從不耽擱,河道修築好才三年,按理以十余年的修築情況,堤防本身應是堅硬無比,何況又有年年維護加固在,若是沒有強大的外力在,少說也能安穩十數年的。

聞衍看過,把舊年的折子遞過去,彭範兩位太傅看過,也覺得其中有些問題。遙堤不過是河道四堤中修築最遠的一道,若是遇大水沖擊,距離最近的縷堤都完好,怎的最外邊的遙堤要修築。

範太傅擡了擡手:“陛下,此事頗有些疑點,吏部推任的欽差是工部郎中張庭中,張大人不惑之年,曾對河道有著不小的見解,因此才推舉張大人為欽差赴潮州沿途。何況去歲也是張大人去的。”

欽差巡視,配有文書,士兵,一路上倒也算不得低調,何況欽差赴任去是要沿河道巡視,張大人已經在三月前便帶著人離了京。沿途勘察。

聞衍持著禮儀姿態,隨著禮部舉辦重午賞賜宮宴,此時忍不住揉了揉眉心:“為官者,最忌諱忠心動搖,張庭中為人朕還算有幾分了解,此處隨他一同前去的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