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開戰後,姜祖望便親自領兵,迅速攻占代郡,隨後將大帳設在了那一帶。

他身兼數職。既為中路軍抵擋來自左翼朔恒兩地的狄軍,令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也兼顧雁門的防守。同時,身為這場戰事的最高指揮官,更要時刻把握整個戰局的實際進展,以隨時調整策略,更好地指揮整體作戰。每天三百名斥候接力,快馬不停地往返於帥帳和中路、右路大帳之間,以便他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及時掌握戰況,將命令傳達下去。

他這裏,開戰之後,打過幾場戰事,朔恒狄軍風聞是他親自坐鎮,不敢大舉壓進,局面暫算穩定。

幾日前,他剛收到來自右路的最新戰報。周進與張密領軍,在八部的協同下,正穩步推進戰事,人馬順利挺入幽州。

接著今日,他等待了多日的中路軍的捷報,也送到了大帳之中。

歷時一個多月,經過一段艱難的膠著相持之後,中路軍終於成功破了天關,拔掉廣寧,掌控燕地。

這是一場大捷,足以表功,自然要立刻上報朝廷,以振奮人心。但和身邊那些歡欣鼓舞的謀士副將們不同,姜祖望很快便冷靜了下來。

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這樣的勝利,並不能令他生出任何的放松之感。

他這一生,經歷過了太多的陣仗。

任何一場戰事,戰前固然都可以從整體著眼,去評判雙方,哪一方更占優勢,繼而得出能否開戰的結論。但具體到每一場實際的戰事,便沒這麽容易了。戰況瞬息萬變,任何可能都會發生。一個不慎,便將影響整場戰事的結果。這絕非是他杞人憂天。

姜祖望派人送出發往朝廷的捷報之後,便又習慣性地來到了作戰用的地圖和沙盤前,盯著上面的戰略要地,出起了神。

此戰的終極目標是破北狄新都,將北狄人趕回到他們從前的北庭去。幽燕就是北狄新都的後花園和屏障。現在失了燕地,幽州又是熾舒從前南王府的所在,他經營了多年,接下來,必會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反撲,以扭轉局面。

而對於北狄的戰力,還有新近上位的熾舒,姜祖望從不敢有過半分的輕視。

攻取燕地,不過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後面還有一場一場需要不斷繼續攻克的硬仗在等著。

不過,謹慎歸謹慎,姜祖望的信心卻始終滿滿。

他信任他的部下,朝廷則有攝政王坐鎮。只要前線穩打穩紮,後方保持穩定,展望年中結束戰事,這樣一個目標,並不算不切實際。

他拔掉了沙盤裏在廣寧位置上已插多日的小旗,插入了代表燕郡的點上,忽然這時,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奔步之聲。

姜祖望那只還沒收回的手在空中一頓,心裏隨之生出了一種不詳的預兆之感。

他從奔步聲裏,聽出了幾分焦急的感覺。

下一刻,一道吼聲傳入他的耳中:“大將軍,出事了!西關告急——”

這邊開戰後,作為呼應雁門的西關,此前自然也做了相應的部署。西關外,以雲落為中心,構築起了一道嚴密的防線。

現在竟然出了這樣的事。那麽雲落防線早先已經被破,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了。

但,雲落的防線怎麽可能會破得如此迅速?

只要對戰,自己這裏就會收到消息。但此前,卻沒有半點動靜。

姜祖望疾步出帳,看見親兵帶著一個信使正沖了過來。那信使的衣物上染滿了幹涸發黑的血跡,面容憔悴,神情倉皇,看見姜祖望,便支撐不住,一下撲跪在地。

“大將軍!燕乘投了北狄!劉將軍重傷!”

姜祖望驚呆,以致於無法邁步,定在了原地。

信使定了定神,繼續回報,說燕乘趁夜悄悄放入北狄大軍,還企圖蒙蔽城守,夜半伏兵關外,以送信為由想哄開關門。幸好當時,樊敬及時趕到,加以阻止,這才沒有釀成大禍。但西關遭到了重兵的圍攻,加上防備不及,一度險被狄人攻入,劉懷遠率部奮戰,這才奪回關防,但受傷過重,昏迷不醒。

“……如今西關危在旦夕,全靠樊將軍和剩下的將士拼死撐著,請大將軍發兵,火速救援!“

信使交出了一道發自樊敬的書信,人也徹底脫力,趴在了地上,痛哭不已。

軍中副將們也早已聞訊而至,震驚之下,俱望向姜祖望。

他迅速拆信,看完,手便微微發抖,隨即無力垂落,雙目緊閉,整個人如若化為雕像,神色慘淡無比。

方才那因中路大捷的消息而帶來的歡欣,此刻蕩然無存。

西關和雁門相互呼應,如一雙犄角,在北面遙遙守著大魏的國都長安。

西關之南,是為蕭關,蕭關自古便被視為長安的北大門。

西關倘若不保,蕭關便成為長安之北的最後一道防線。那裏距長安的直線距離,不足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