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楓葉城的守城之戰,到這一日,已是持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

一個多月前,當大赫王獲悉是欽隆統領著人馬往八部發兵而來的時候,他便知道,僅憑自己和他能夠完全調度的鹿山兩部人馬,絕無半分能夠抵擋的勝算。

欽隆是狄國當朝數一數二的猛將,不但如此,此人喪心病狂,毫無人性,素有人屠之名,叫人聞風喪膽。當年從故晉手中奪走幽州州府燕郡的便是此人,入城後,士兵燒殺奸,淫,無惡不作,據說,屠城過後,晉人平民的屍體堆疊成山,最後只能放火焚燒,大火沖天,七天七夜,火才熄滅。

南王府此次派他前來,可見對這次的發兵,抱了何等勢在必得的強烈欲望。

當時大赫王便立刻派遣信使向雁門求助,前後總計派出三撥,沒想到半路之上,全部都被白水部王截殺。

在他最後一次發信的當天,被迫帶領人馬,退入他經營多年的楓葉城。

唯一的希望,就是雁門援軍早日到來。

照他的估算,如果這一回神明垂憐,消息能夠送出,路上大約需要十來天。雁門軍隊倘予以回應,立刻發兵,最快,預計也要個把月的時間。

也就是說,在一切都順利的前提下,楓葉城必須堅守至少一個半月,才有可能盼到援軍的到來。

欽隆領兵追到楓葉城,親自坐鎮,在城外紮營,指揮攻城。

這對於楓葉城中的軍民來說,是何等巨大的威懾和壓力。但懷著援軍到來的希望,憑借著楓葉城的牢固,城民在大赫王父子的率領下,硬是抵擋住了城外組織發動的多次進攻。

原本,倘若就這樣堅持下去,守一個半月,縱然艱難,代價必然也會慘重,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誰也沒有想到,就在八天之前,守城進入第二十日的時候,城外停止了強攻,改在半夜時分,突然朝著城內,發射箭頭裹有火油的火箭。

至少二三十萬支箭頭帶火的箭,組成了一波又一波的箭林和火雨,沿著城池從四面八方飛過城墻,射入城中。

如今正是秋天,風幹物燥,火攻持續了一夜,城內四面起火,大火蔓延,不但傷人無數,更是燒了許多民房。

大赫王在這場火攻中也受了傷,傷情不算輕。不但如此,那一夜的火攻,帶來了另外一個堪稱致命的後果。當夜風勁,大火蔓延開來,朝著城中的糧倉卷去。糧倉在下風口的方向。蕭禮先領人奮力搶救存糧,但火勢卷燃實在太快,最後搶出來的,不過十之一二。

存糧是守城的重要保證。城中的糧食原本足夠軍民自給,堅持三四個月也沒問題,如今付之一炬;城裏到處是無家可歸的恐慌平民;城外借機又發動猛攻,三天之前,城門險些被破。是蕭禮先和負了傷的父親一道登上城墻,領著一幹忠誠勇士浴血抵抗,加上對方似乎缺箭,無法在攻城中發動殺傷力極大的配合箭陣,最後方暫時退兵。

但顯然,城外補給很快就會送到,而楓葉城的口糧卻很快就要消耗殆盡,盼望中的雁門援軍,在消息送到的前提下,算著時日,最快也還要半個月才能到達。

口糧緊張,大赫王受傷,人心浮動,恐慌擴散。這樣下去,能不能再堅持半個月?

還有一種可能,蕭禮先甚至不敢多想。那便是即便他這邊還能堅守下去,誰知道援軍到底何日到達?甚至,他們會不會到來?

這些天為了鼓舞士氣,他對部下總是一再強調,雁門援軍必會如期到達。而實際,他自己的心裏,完全沒有底氣。

城門附近的建築在八天前的那場火攻中燒得夷為平地。中午,蕭禮先在附近臨時設的一處指揮所裏,正向郎中詢問著父親大赫王的傷勢,忽然,他聽到城外傳來了陣陣尖銳的呼嘯之聲,頓時一緊,以為城外敵營又預備發動進攻。他迅速出來,登上城墻,遠遠看見敵營未動,遠處縷縷灶煙升騰,應當正在埋鍋造飯。

在城門附近發出喧囂聲的,不是別人,是白水部王的人,其中的領頭者,便是白水部王的兒子,名叫葉金。此人帶著百余人,於城門外那片早被火油燒得焦黑的空地上來回騎馳,發出陣陣挑釁的呼嘯之聲,看見蕭禮先出現在城頭,高聲說道:“蕭禮先!趁著昌海都尉還沒到,我勸你和你那個老不死的父王及早打開城門,一起跪在地上,叫我三聲爺爺,再把你的妹妹獻上,看在往日的情面上,小王我說不定會去欽隆將軍面前求情,饒你父子賤命!否則,等昌海都尉回來,攻破了楓葉城,到時候,你們就是跪地舔我的腳,怕也是來不及了!”

大赫王女蕭琳花素有美名,乃八部第一美人,葉金從前求婚被拒,一直懷恨在心,此刻借機出言羞辱。他的隨從跟著狂笑,笑聲裏夾雜了汙言穢語,隨風陣陣傳上城頭,委實不堪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