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3/4頁)

一般這種砍價的,他們都是不理的,畢竟是搞批發,價格已經比市面上的便宜很多了。可龐勇今天卻特意提起,還征詢她的意見,葉蔓馬上意識到了這個客戶可能有些不同尋常。

她問:“他進了多少貨,哪裏人?”

龐勇一一介紹那人的情況:“他沒進多少,先是看了店裏所有的零件,然後也沒選,就每一種都買了十個。聽口音,好像是洛安人,留的地址也是,我估摸著他是不是也想批一批貨回去,在當地搞批發,所以第一回 來先探探路。”

自從確定跟林行合作後,龐勇就對發展代理商有濃厚的興趣。

葉蔓聽完後思考了一會兒說:“明天看看他留下的地址,給他寫封信去試試吧。”

洛安是省內僅次於省會的第二大城市,那裏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因此形成了以采礦冶煉為一體的重工業體系,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非常重視鋼鐵這類的重工業,所以洛安也發展得很好,當地工人家庭的收入也是偏高的,不少人家早就用上了電視機、洗衣機之類家電。自然而然的,當地對維修的需求也很大。

所以對方想在當地建個批發部也不是不可能,但具體的還要看對方的回信。

次日,葉蔓寫了一封信,按照對方留下的地址,寄了過去。

信裏,葉蔓自然也沒先亮自己的底牌,她只是詢問了對方需要多少量,有空能否來一趟省城詳談或者他們龐老板過去一趟也行。

雖然沒明說,可沒拒絕也就意味著有討價還價的空間。

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封信寄過去之後就石沉大海了,一直沒有回音。

剛開始龐勇還惦記著,過了個十來天,估摸著信能走個來回了嘀咕起來,每次郵遞員送信過來都會翻開看一看,可都沒胡姓同志的回信。

他不禁嘀咕:“這個家夥該不會是耍咱們的吧。就一樣零配件拿10個,怎麽夠用?”

尤其是螺絲釘這種東西,有時候維修一次就要用好幾個,這麽多天過了,應該早就用完了才對,可對方硬是一點都不著急,既沒寫信來采購,也沒親自上門找他們。

葉蔓笑了笑說:“隨他吧,咱們店裏最近生意不錯,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人家不來咱們也沒法強求,隨緣吧。”

龐勇點頭:“也只能這樣了,葛師傅今天要來吧?”

葉蔓點頭:“對,廠子裏昨天發電報說了,今天給咱們送貨。”

林行那邊雖然還沒起來,但因為各個渠道的鋪墊,如今他們店裏的生意比前陣子又好了不少,既有原先的老客戶回來補充一些貨,也有洗衣機廠那邊推薦過來的客戶,還有火車站汽車站看到他們廣告聞訊而來的客人。

所以十來天又將貨賣得差不多了,有個別暢銷的已經開始缺零配件了。

葉蔓趕緊給廠子裏發了電報,催他們趕緊發一批貨來。

“那我叫兩個人幫忙。”龐勇連忙去安排,店裏的生意越來越好,活也越來越多,光他們三個,根本忙不過來。

葉蔓沒有意見,他騎著自行車回維修店叫了兩個員工過來。

進門的時候正好跟騎著自行車,背著綠色印有“中國人民郵政”字樣的郵遞員碰上。郵遞員立即招手:“龐老板等一下,你們的信!”

龐勇接過兩封信跑進了店裏,他先看了一眼,第一封是個陌生人寫的,第二個就是那個胡姓老哥寫來的。

他頓時樂了:“葉蔓,他來信了,這人,怎麽這麽久才回信呢,我看看他要多少貨?”

邊說龐勇邊興奮地拆開了信了,只是看清楚內容之後,他失望地撇了撇嘴:“就要這點?”

“多少啊?”葉蔓好奇地問。

龐勇將信遞給了她:“你看,就要這十幾種,每樣一千個,還想打七折……不對,最常見散熱片、螺絲釘之類的,他怎麽沒訂,要的都是晶體管、電路板這類比較貴的東西?”

葉蔓掃了一眼信件,果然,他們店裏目前銷售的零配件高達五十來種,包括了大部分家電維修的零配件。但信裏的單子上,只采購十幾種,用得最多的反而沒下單,這不合理。

“晶體管、電路板不僅貴,而且制造也需要一定的設備和技術,仿造需要一定的時間,螺絲釘這類最簡單的零配件就不一樣了,只要有簡單的工具手工都能打磨。”葉蔓一陣見血地指出了這個單子中存在的問題。

龐勇仔細想了想她的話:“你是說這個家夥在仿造咱們的零配件?簡單的,比較容易做的,他自己在生產,只向咱們進難度比較大的零配件?”

葉蔓點頭:“應該是這樣。不然沒法解釋,他們需要電路板、變壓器卻不需要螺絲釘、橡膠圈這種小東西。”

“艹!”龐勇忍不住爆了粗口,“難怪他上回一樣只買十個呢,敢情是買回去照著做啊,真夠陰險的!那怎麽辦?咱們的貨還賣給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