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宣布婚訊

這份沒有名字沒有來歷的報紙, 不費吹灰之力就席卷了全城,無需什麽渠道或者手段,那張清晰地印在頭版的巨幅照片就足夠勁爆。

感情、名人感情、世家望族感情——溫珩和謝顏的關系符合了所有時代共通的流行要素。

更何況, 這份感情的主人公是兩個男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們怎麽都想不到, 原以為差不多該平息了的現者風波,以這種方式迎來了後續。

報紙上的那篇文章內容並沒有指名道姓,而是講了一個充滿隱喻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現代“龍陽君”,靠容貌以男子之身侍奉權貴, 憑此獲得了金錢與權勢, 其人雖有才名,內裏卻肮臟不堪, 虛偽至極。

雖然文章中沒有指出謝顏是龍陽君,溫珩是那個權貴,但報紙的標題和清晰的照片已經明示了這個故事的主人公。

漢口人議論紛紛, 所持意見五花八門。

大多數人起初對此是不信的,雖然有照片為證,但很多人並不清楚謝顏和溫珩長什麽樣子,心裏下意識覺得兩個男人不可能是那種關系。

除此之外, 有一些本來就對謝顏不滿的人終於自以為找到了漏洞,開始大肆攻訐;也有一些人比起質疑謝顏和溫珩之間的關系,更好奇他們到底是怎麽走到一起的。

而那些本來就認識謝顏或者溫珩的人,得知真相後,哪怕有的不太贊同,依舊送來了祝福。

說到底, 所有人無論是接受還是不接受的, 都認為這是一件不那麽方便拿出來公開說道的事。

斷袖分桃之癖, 華夏自古有之,從未消失,哪怕現在的漢口,也存在有這樣愛好的群體,大家對此心照不宣,有心的會選擇獨自生活,沒當回事的照常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也什麽都不耽擱。

所以溫珩和謝顏之間的感情,只要處理得當,不公開關系,讓人們的好奇心隨著時間漸漸淡化,倒也可以把這件事變成一段無頭公案,將損失降到最低。

然而謝顏和溫珩,都不是會這麽打算的人。

他們既然決定在一起,就不會選擇掩人耳目,更不會自欺欺人,而是要站在陽光下,如同普天下所有普通的戀人一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一個接一個的輿論炸彈中,謝顏之前計劃好的書屋交流會,依舊照常開幕了。

公布出來的首場嘉賓名單中,謝顏的名字赫然在列,仿佛在昭告所有人——“我問心無愧,歡迎所有人前來提問。”

交流會舉辦首日賓客如雲,甚至有聽到風聲的人專程從上海等地趕來參加,火爆的情形符合謝顏的期待,不過原因卻與他最初計劃的大相徑庭。

時間到了下午兩點,謝顏走上講台,看著下面黑壓壓的人群,感受著投放在自己身上的各色不同情緒的目光,自信一笑。

“歡迎大家來到這處新場所——三省書屋,書屋的名字取自孔子名言,作用是希望提供給有需要的人一個可以安心交流與學習的平台。書屋每周都會根據主題請嘉賓前來演講,與大家一同交流。”

“書屋第一場交流會的主題是婚姻,嘉賓是謝顏——也就是我。”

……

與那張流傳甚廣的照片上的主人公長得一模一樣的少年說出這句話後,場內瞬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那個照片上的人居然真的是謝顏,謝顏居然真的這麽大大方方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婚姻?為什麽會突然定這個主題,又請謝顏這個年紀輕輕還未成親的人作為嘉賓?

難道……

眾人不約而同想到了今日的傳聞和風波,但是,兩個男人之間,又和婚姻有什麽關系?

謝顏將所有人的反應看在眼中,卻不為所動,清了清嗓子後開始了演講。

什麽是婚姻?以理性的角度看,婚姻其實是一份社會契約。

兩個人在這份契約下越過血緣成為家人,在家庭中分擔責任,互為依靠。最初的婚姻,為的就是保持這種長久切穩定的關系。

……

謝顏的觀點在此時無疑是超越時代的,在他開講之前,幾乎沒有人仔細思考過,人最初為什麽要結婚,結婚究竟有什麽意義,婚姻的價值體現在那裏……只知道千百年間,男婚女嫁,謂之常理。

在謝顏的引導和提醒下,一些人開始了思考。

拋開感情不論,婚姻是兩個人定下的共同承擔生活成本的長期契約,因為婚姻的存在,雙方開始在一些事務上被視為一個整體,需要對彼此承擔責任……

判斷一段婚姻值不值得締結和延續,則要看雙方對自己責任的履行情況……

……

很多人本來是抱著好奇心想聽謝顏和溫珩的八卦的,隨著謝顏的講述,卻漸漸陷入了沉思。

當謝顏講到一些人無視了婚姻的雙向付出原則,將伴侶理所應當地視為自己的所有物時,一些平日裏將妻子呼來喝去的男人開始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