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四川之事

四川與甘肅的交界線, 由於地理位置偏向南邊,風土人情都與西北不同。

甘肅巡閱雒龍生脾氣暴躁強勢,打得境內的麻匪和接壤的國家都不敢輕易深入甘肅腹地, 四川巡閱霍丁王則性格謹慎,偏安一隅, 從不主動挑起爭端。外有臨省禦敵,內有寬松政策,甘肅和四川邊界上的百姓的日子相比起同時代的其他華夏人,已經算得上中上水平。

清晨, 被娘揪起床的小缸捏著鼻子出門倒馬桶, 沒走幾步,突然感到地面在震動。

小缸今年十三歲, 記事起從未親眼見過戰爭,一時間愣在了原地。

亮起一抹魚肚白的天邊的原野上,黑壓壓的人群正在向他極速前進, 整齊的腳步,戰馬的嘶鳴,兵器撞擊的聲音從風中傳來,帶著令人著迷的力量。

“我的老天爺!你個小兔崽子看什麽看, 還不快躲起來!”

小缸愣神的功夫,娘不知什麽時候出現在他身後,擡手就是一個抽脖子,拉著他往屋裏跑。

“娘,那是軍隊嗎?”

“知道你還不躲!”小缸娘是從東北一路逃難到這裏的,前些年顛沛流離, 見識過太多清廷軍隊吃人的慘劇, 遠方軍隊行進的動靜喚醒了她內心深處的恐懼。

“那邊是甘肅的地界, 甘肅為什麽要派部隊到我們這兒來?難道兩省要打仗了?”

“打仗?我們不都是華夏人嗎?”

“你懂什麽!還不快和我走!”

“娘,慢點,馬桶!馬桶漏了!”

“你這個——”小缸娘氣得又想給小缸一個大逼鬥,然而已經來不及了。

她眼睜睜看著越來越近的部隊中有個人策馬朝這個方向跑來,顯然已經發現了他們。

“小缸,跑!快!告訴你爹一起跑,去三峽投奔你哥,娘在這裏拖著!”

“娘……”

小缸娘的淚水溢滿了眼眶,然而那個駿馬上的青年來到他們身邊後,預想中的鞭子聲與呵斥卻遲遲沒有響起。

“這裏出什麽事了?”馬上俊美的青年皺起眉。

“沒,沒……”

小缸膽子大,見青年沒有發怒的意思,壯著膽子搭話,“沒什麽事,我和我娘鬧著玩呢,長官,你們來這兒做什麽啊?”

“小缸——”

青年打斷了小缸娘焦急的提醒,“我們是受霍巡閱之邀,協助他壓制四川境內的洋人勢力的。”

“打洋人?”

“打洋人!”

兩句相同的話從母子二人口中說出,情感色彩卻截然不同,一個是迷茫,一個則是興奮。

“你們……不是來打四川的?”

“華夏軍人之責乃保家衛國,怎會輕易同室操戈。”

“可巡閱大人不是一直……”小缸娘不同於這個時代普通的農村婦人,早年四處逃難的經歷開拓了她的眼界,對各方局勢也有一些了解。正是憑借這份敏銳的感知力,她才能和家人一起避開戰亂,過上相對安定的生活。

四川巡閱霍丁旺人稱霍小膽,從不敢冒一點風險,屁大點事都能嚇到撒腿就跑,四川境內的外國勢力不少,霍丁旺一直采取棄利求和的方針,能和談絕不起沖突。要不是四川周邊地勢多險峻,又在華夏腹地,外國勢力難以大規模滲透,估計這塊地方早就被各方勢力吃抹幹凈了。

小缸娘逃難的時候聽一些老油子評價過霍丁旺,自己在四川生活了十幾年,感觸更深。

霍丁旺會主動計劃對洋人動手?小缸娘一百個不信。

可眼前的年輕人也沒有騙他們這種平頭老百姓的必要。

“這裏離三峽不遠了吧?”

小缸搶著說,“不遠,步行走兩天一夜就能到,我哥就在那邊做工!”

小缸娘瞪了眼兒子,小缸卻覺得自己沒錯,這位長官要幫他們打洋人,當然是能幫上什麽忙幫什麽了!

“娘,前些日子哥給我帶回來的報紙上寫了,只要我們華夏人團結一心,遲早可以把那些作惡的洋人趕出去!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起來!”

青年挑眉,“報紙?你還識字?”

小缸挺起胸脯,“巡閱大人前幾年給每個村上都派了識文斷字的先生,教孩童認字,我是學的最好的!”

騎在馬上的雒緯竹有些驚訝,他還真不知道被戲稱為霍小膽的霍丁旺有這份壯舉,看來就像父親說的一樣,很多人都小瞧了這位四川巡閱。

不過雖然認同霍丁旺的做法,雒緯竹也知道,想在甘肅復刻一樣的政策是不可能的。

四川盆地氣候宜居,人傑地靈,才能給每個村子都委派識字的先生進行掃盲,換成現在的甘肅,雒緯竹覺得,怕是把所有認字的人都加起來,還不夠一半的需求人數。

“你哥帶給你的是什麽報紙?”

“是漢口的民聲報,我哥在三峽當纖夫,停靠的船上經常有人讓他幫忙跑腿,我哥知道我認字,每次都把賞錢換成他們隨身帶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