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驚險槍擊

茶樓裏一段不愉快的小插曲後, 接下來謝顏倒是再沒遇到什麽意料外的狀況,他和柳掌櫃的聊了幾句,便回後院寫起了小說, 一口氣寫了幾千字,直到晚上李泉回來才熄燈入眠。

第二天清晨, 謝顏起床後發現昨夜漢口又下了一夜大雪,至今未停,小院裏堆放的煤炭都被蓋的嚴嚴實實,只露出一點黑色, 像長了黴斑的面餅。

謝顏拿起搭在椅背上的狐皮鬥篷披在肩上, 推門出去呼吸了口寒冷的空氣,他現在十分慶幸自己昨天接受了溫夫人送的鬥篷, 不然今早怕是還沒走到溫家,就已經凍的不省人事了。

“阿顏,今天路上的雪好多, 你要不別走了,坐電車去上班吧。”李泉去後廚熱了幾個拳頭大的雜糧饅頭,走來遞給謝顏一個。

“我是這麽打算的。”謝顏點頭,雖然省錢很重要, 但這麽冷的天,他也沒必要和自己的身體過不去。

謝顏緊了緊鬥篷,把油紙包的饅頭捧在手裏充當熱源,和李泉告別後朝芙蓉街的電車站走去。

或許是雪太深太厚的緣故,今天清晨路上的行人比起往常上了大半,謝顏一腳深一腳淺踏在雪地上, 一路只見到了幾個早起幹活打扮簡樸的普通百姓。

他晃了晃腦袋, 把頭發上的雪花甩下一些, 正準備走向隔壁街道的電車站,余光突然掃到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正吃力地拎著一只麻布口袋,從不遠處的巷口走出。

“小心!”謝顏見老人腳下沒注意差點踩到冰棱子滑倒,出言提醒,走過去扶了他一把。

“麻煩了,麻煩您了。”老人見謝顏穿著精致講究,以為遇上了富貴人家的小少爺,趕緊局促地道謝。

“沒事。”謝顏搖頭,順手和老人一起把麻布口袋放上他趕來的驢車。

“老人家,您大清早來買米?”謝顏見那個麻布口袋上寫著“富士山米行”的字樣,有些疑惑。

正常人家為什麽會在大雪紛飛的早晨趕著驢車走遠路到芙蓉街路買米?怎麽想都不至於缺早上的一頓的米吧。

老人往凍得發紫的雙手呵了口氣,才嘆氣開口,“小少爺您有所不知,我家住的遠,不早點過來趕不上回去燒鍋爐,公家要扣錢的,而且晚一會兒芙蓉街警衛來了,可不會讓我把驢車趕到街上來,我總不能提著米袋走回去。”

老人解釋完,謝顏更加不懂了,漢口這麽大,他為什麽非要來路遠還有警衛的芙蓉街買米?

“老人家,您為什麽不在家附近買米呢?”

“小少爺,不是我要趕遠路,是其他地方買不到啊。”老人嘆氣看著謝顏,覺得眼前的少年太不識人間疾苦,他家小孫子今年才十三歲,就已經去碼頭幹苦活了,哪有這麽好的皮毛衣裳穿?

“這話怎麽說?”

“您大概不知道,去年漢口天氣太邪門,附近一帶水稻收成降了三四成,村子裏地多的農戶手裏可能還有余糧,我們這樣住在郊地半工半農的糧食早就吃完了,只能花錢去買。”

“城裏的小作坊米行夏天沒收到糧食,冬天也沒東西賣,只有在那些能走大火輪從外省進貨的大米行裏才能買到米。”老人說到這裏深深嘆了口氣,“整個漢口這樣的米行也沒幾家,我們只能跑遠路買,米價也漲了不少,越來越吃不起了。”

“難道政府不管這事嗎?”謝顏皺起眉頭,以他之前的見聞,湖廣巡閱並不是不管民生疾苦的人啊。

“嗨,我們這種平頭老百姓的事哪輪得到那些大人物管,而且只是買米貴了難了,又不是餓死人了。”老人搓了搓手,“大戶人家不愁米吃,農戶手裏也有存糧,就我們這些不上不下的日子苦些了。”

“其實原本情況要比現在好些,雖然米難買,但是也有心善的米行可憐我們,不但米價不高只多收個船運費,每隔段日子還專門雇車送米去郊地做生意,方便我們買,可惜這些日子不知為什麽再沒見過,可能那家老板也撐不住了吧。”

“是嗎?”謝顏聽老人如此說,突然想起昨日李泉提到的那位可憐的謝少奶奶,對方家裏似乎開的就是米行,“老人家,您知道那家米行的名字嗎?”

“名字?”老人一愣,“我當時是在家門口買的米,誰打聽這個,不過我車上好像有他家的袋子,你識字的話可以看看。”

老人說著從驢板車上墊的稻草下翻了一陣子,抽出一個不大的麻布口袋,“那家米行貨不多,一次性買的人太多了只能用小袋子,早知道我就多排幾次隊再買點了,唉。”

謝顏接過麻布口袋看了一眼,袋子正中間寫著幾個大字,赫然是昨日有所耳聞的“謝記米行”,而角落裏還印了一行小字,應該是謝記米行的地址。

謝顏把那行地址仔細讀了一遍,發現米行就位於他每天上班路過的電車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