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4/5頁)

林姜一路往後走去,每個人都是如此,身上總有一處紅彤彤。

而林姜自己,今日自己雖然裏頭穿的還是青色的官袍,但外頭大紅羽緞的大氅將她整個人裹起來,也是一身紅衣似火。

馬院副代表眾人總結發言:“我們真心盼著院正大人與衛統領百年好合,一切順心遂意!”

幾年前,要是有人告訴馬院副,他們太醫院上下要親眼看著太醫院院正出嫁,馬院副會笑到背過氣去。

這是什麽天方夜譚?

然而現在,他不但在領頭幹這件事,眼睛還有點濕潤。

他們都知道今日是院正大人往禦前去立婚書的日子,不光他,整個太醫院都有點娘家人的惆悵。

除了惆悵,他們還備了一份禮物,就等著今日送出。

“院正大人,這些日子,我與老劉帶著這院裏太醫們一起,給院正大人準備了一件禮。”

說著馬院副和劉院副兩人像哼哈二將似的,並肩站在她跟前,各自珍重取出了一本書。

只見馬院副手裏是《女醫則訓·一》,劉院副手裏是《女醫則訓·二》。

馬院副道:“當年成帝爺為宮闈陰私之事,一怒之下廢除宮闈內的女醫館,還將所有的女醫都趕出了宮廷。而當時女醫館的脈案醫書等卷宗也全都付之一炬。”

這事兒一直是林姜極大的遺憾。

在她之前,原本已有女子花費了不知多少心血,歷經幾代人將女醫館立成,據說甚至還編纂了系統的女醫教材,每個學徒入門時都要通讀背誦上百遍。可那些全都毀在了成帝的一怒之下,化成了灰燼,數代宮廷女醫的努力,化作烏有。

林姜此時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兩位院副:“這是……當年女醫館的醫則?”

可他們怎麽得到的?

馬院副道:“我們一家子,從本朝開國就一直在太醫院當值。”又看向劉院副:“還有老劉,還有這太醫院裏許多人也是這樣。”

“家裏年老的長輩們,是曾親眼見過當年女醫館的。當年太醫院與女醫館也算是同僚,內外互相幫扶,彼此的醫書脈案也見過些。這本《女醫則訓》自然也見過,可惜過去了幾十年了,也只好記得些只言片語。”

“我們便一一拜訪問去,努力湊成了半本書。”

“好在上天庇佑,在我等不斷拜訪各位太醫院老前輩的時候,打聽到了不少消息,竟在上個月尋得一位當年曾在女醫館當過差的女醫老前輩。”

成帝可是太上皇的親爹,如今太上皇都死了兩年了,女醫館的覆滅,已經實實在在過去了半個世紀。

這位活下來的女醫,當年被趕出宮去的時候,還是個二十歲不到的小姑娘,現在卻是垂垂老矣的老嫗。

也正是因為當年她還小,只是預備女醫,未曾上手當值,這才免了被株連的下場,只是被趕出了宮闈。

“我們上門去求見,天幸哪怕過去了這麽多年,那位老前輩居然還記得當年女醫館的兩本女醫則訓,字字倒背如流。”

據說當年,她們不把這則訓背夠一百多遍,是絕對不能上手學著診脈的。

而哪怕過去了幾十年,大周的女醫館都不在了,先輩們也一個個離世,這位女醫也從未忘記過師父們的教導。

林姜伸出雙手,鄭重接過這兩本書再道謝:“真是多謝你們了。”

這份禮物對她的意義遠勝於金銀珠寶。她剛剛找準了女醫的預備役群體,現在這女醫館的基礎教材,就是一場及時雨。

林姜忍不住當時就翻閱了起來。

開頭就見這書上寫著,接觸病人前要如何洗手,要如何煮沸醫具和棉布——只看這些最基本的規矩,林姜就相信,這是她需要的那種教材。

比醫道知識更要緊的,就是在治病前,先教給這些沒有基礎的宮女們,不要因自己給病人帶去和造成更多疾病。

林姜擡頭,對著兩位院副,及他們身後站著的太醫們福身行了個女子禮:“多謝。”是替無數女人們,謝過他們。

她聽得出來,這兩本書能夠重新面世的艱難。

要不是僥幸遇到一位女醫館的前輩,能夠背出當年的醫書,馬院副和劉院副他們就是準備挨個祖輩那裏去收集只言片語,再自己拼湊出原著來。

這份心意,林姜是真的感動領受。

見她鄭重行禮,太醫們忙都還禮:“院正大人一心向醫道,我們都是看在眼裏的,這也是我們當大夫該做的事情。”懸壺濟世,救濟病痛,本就是大夫的職責。

哪怕在太醫院呆久了,有時候為了自保,會做些違心之事。但對太醫們來說,能依著醫者本性做此事,心裏都有一種安心與自豪。

林姜又向馬院副要了這位女醫的名姓和現在的住址,準備今日出宮就去拜訪。

今日立完婚書,皇上必是要給她放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