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4/5頁)

再加把勁的話,林姜覺得周黎蘅能寫本書出來。

她剛說完,就聽旁邊的雪雁‘噗嗤’笑了出來,開口道:“大姑娘不知道,我們姑爺……”

黛玉急忙打斷:“不許說!”

林姜好奇心大盛:“快說!”然後對寶石下指令:“快快,咱們把雪雁搶過來,誓死捍衛她說話的權利。”

果然黛玉不能以一敵二,雪雁成功躲到了林姜背後,笑道:“我們姑爺不是沒把上書房的功課給姑娘看過。”

林姜實在是想聽,又放下雪雁去找黛玉:“到底是怎麽回事,講給我聽聽嘛。”然後還拿出殺手鐧:“唉,今日父親離京出海,我心裏實在是難過,妹妹也不安慰我一二。”

黛玉:……剛才你進來的時候,明明高興的都要冒泡了。

話都說到了這裏,黛玉也就只好一一道來。

原來是前幾日,皇上在上書房布置了作業,乃是關於漕運的改良規劃,讓每個兒子都寫一份策劃書交上來。

看到周黎蘅也乖乖坐在兒子們中間,依舊美如仙鶴,把他的兒子們比的沒有光彩,皇上不由突發怨念心思一動:“黎蘅也寫一篇,交給朕看!”

一直不需要交作業,沒有課業壓力的旁聽生周黎蘅:???

於是這篇文章就占據了他給黛玉寫信的時間,不過兩人本來寫信就是小兒女情思,沒有什麽要緊事。

戀愛中的男女總是恨不得與對方分享所有的事情,周黎蘅直接把自己的文章,從初始稿子到最後潤色完的終稿,都通過一日日的信件,傳達給了黛玉。

黛玉天性裏是很有點敏感在的,敏感的人難免有時愛試探旁人。

她是聽周黎蘅親口說過,會支持她幫著林姜整理醫書,並不覺得這是什麽‘失於女子安分’的舉動,反而覺得是於國於家有益之事。

可說歸說,黛玉到底沒有跟周黎蘅多相處過,所以就有意試他一試。

黛玉細細看過後,故意在周黎蘅的作業上改了些用詞語段,給他潤色了不少——若是周黎蘅連女子給他改文章都受不了,可見心裏還是認定女子不如男人,就該屈居於後宅仰望夫君過一世的。

誰知周黎蘅一點兒沒有不高興,還就這樣交了作業。

之後還從宮裏禦花園選了一朵開的最好的迎春花,夾在了下一封書信裏,說是皇上贊了他的文章,這朵花是他特意去選的,送給幫他潤色的黛玉。

林姜跟黛玉住久了,是很能明白黛玉這一試的心思,不由笑道:“世子爺在禦書房得了多少分不知道,在妹妹這裏可是交了滿分答卷啊。”

黛玉自己說完本就不好意思,這會子叫林姜一說破,更是直接起身就要走。

林姜連忙把她拉住:“哎呀,都已經定了親了,妹妹怎麽還害羞呢,你看看我,就已經不靦腆了。”

黛玉幽幽道:“我怎麽倒覺得姐姐本來的靦腆是裝的,倒是定了親才方便露出本來面目呢。”

林姜:嗯,果然是絳珠仙子,真是慧眼如炬。

--

且說衛刃送過林長洲後,依舊是回宮去當值。

皇上聽聞他回來了,就把他叫進去,帶著好奇問道:“今兒你嶽父出海遠行,必是要囑咐你些話吧?他說什麽了?怎麽朕瞧著你們翁婿兩個不太熱絡。”

衛刃被皇上戳中郁悶點,只好把碼頭上的事兒又跟皇上說了一遍。

皇上先是用一種安慰的目光掃了一遍衛刃,接著又不免感慨:“他倒是公忠體國,一心為朕啊。”

可不是嗎,臨出海前最後一句對女婿說的話,居然不是照顧女兒,而是讓衛刃為皇上辦差。

皇上都有些感動了。

衛刃見此,就順帶給嶽父加兩句好話,最要緊的是,把王子騰的事兒先給皇上打個前站:“嶽父心中只有陛下和海運為重,之前王子騰王大人去尋嶽父為薛家說情,更想自己入一股海運生意,被嶽父頂了回去,極為不痛快,臣倒是擔憂日後海運一事,是否會因此起波瀾。”

王子騰不單是四大家族的人,王家從前還正是負責管理洋船貨物,大周開海禁後第一任接管的家族。

所以王子騰當日對林長洲的拒絕才那般詫異,他是真覺得自己是最有資格摻一腿的官員!

皇上重視海運,這些官員找門路的事兒自然也略有耳聞,心裏本就存了本小賬,此時聽衛刃說的明白,不由更加蹙眉。

其實不光王子騰,所有只想著分錢,根本不懂也不屑於海運的人,林長洲全都拒絕了。

在他眼裏,皇上是個明白人。只要利弊分明,皇上不介意破除舊腐,更不介意官員提出的大膽想法。只要你能有用,能讓他看到功效,他就不吝支持。

果然,林長洲這種把腆著臉來分銀子的舊臣都撅走的行為,讓皇上打心裏更加看重,這才是實在辦事不可多得的官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