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2頁)

比起不常見到的後者。

納蘭性德身為小阿哥的啟蒙師傅,就要來得熟悉多了。

更何況胤禔也沒少給胤佑他們吹噓納蘭性德的優秀,納蘭師傅文武雙全,武學不用多說在學識上被譽為京城第一詞人,更是年僅二十一歲時便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

他不但對儒學了解深入,而且對天文、地理、算術和文學等知道也有廣博的了解好認識,寫故事這種小事對於納蘭性德來說更是信手拈來,輕而易舉。

胤佑的確沒有求錯對象。

納蘭性德略有些驚訝,他合上手上的書卷,溫聲詢問:“七阿哥想寫什麽故事?”

胤佑立馬興奮了

坐在椅子上的他吧嗒吧嗒晃蕩著兩條小短腿,一五一十就葉克書、戴佳英善和工匠們拆穿壞蛋異國商人的陰謀,然後成功制造出琉璃的故事講給納蘭性德聽。

胤佑說的非常認真。

他圓潤的臉頰泛著紅暈,興奮的時候忍不住一陣手舞足蹈。納蘭性德眸裏含著一汪笑意,瞧到七阿哥擺出想被誇姿勢的模樣以後,他的笑意越發濃了。

“七阿哥的故事很棒。”

“可是我寫不出來。”胤佑又垂頭喪氣了。他手指頭對著手指頭,羞得臉頰紅通通:“我就寫出了一行字。”

納蘭性德露出淺淺的笑意。

他笑著鼓勵胤佑:“就和讀書認字一樣,寫故事也是要一步一步來的。只要七阿哥閱讀的書籍越來越多,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廣闊,就可以寫出滿意的故事了。”

“那得要多久以後呀?”

“唔……”納蘭性德略有些為難的看著七阿哥。

胤佑蒲扇蒲扇著長長的睫毛,滿臉皆是期待。納蘭性德心中微動,原本在口中的安慰一轉,眉心緊鎖嘆了口氣:“若是普通的文章許是一兩年就可以完成?若是要能拿出手刊載的文章那恐怕得要十年……不!甚至要二三十年以後了。這些都要看七阿哥你的想法哦!”

胤佑驚呆了。

他一雙眼睛睜得溜圓,就連旁邊的胤祺和胤祚也被這時間給嚇到。兩人忍不住插話:“為什麽差別這麽大呀?十年,二三十年……也太久了吧?”

納蘭性德卻是搖搖頭。

他細細朝著三位小阿哥解釋:“學習詩文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去少見的天才以外,能夠十幾二十余歲寫出一片好文章已算得上優秀,比如每年的進士常有老翁卻難見少年,就是這個道理。”

“……哎?”

“不信的話要不要奴才帶阿哥們去看看冊子?”

三年一考。

進士的數量不多,又有三分之一都年老體邁,這些人直接會送去地方上當縣令知事。能留在翰林院或者京城直隸等地的,都已是精挑細選出來,嚴加培養成材的。

朝廷缺人嗎?不缺。

朝廷缺能人嗎?非常缺。

翻看著登記進士名字籍貫的名冊,胤佑不服氣的鼓起臉頰:“那歷史上還有神童呢!本阿哥也是,也是神童。”

胤佑的臉頰微微泛紅。

緊接著想到自己是錦鯉家族千年一出的天才,他又不由自主的挺起胸膛。胤佑握緊了小拳拳,覺得自己在學業上也是天才……真的。

胤祺和胤祚沒忍住。

兩人噗嗤一聲,直接笑了出來。

納蘭性德眸底閃過一絲笑意。

他指著一頁:“這位是如今的戶部員外郎劉必顯。聽說他六歲便能通讀春秋,九歲文章頗為聞名,年幼被稱為神童也不為過。”

胤佑眼前一亮。

然後納蘭性德話語一轉:“這位劉大人二十五歲鄉試中舉,五十三歲得了進士。”

胤佑:……

納蘭性德又笑著道:“其子才思敏捷,聰穎過人,也是人盡皆知的才子,如今正在備考進士,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一舉入仕。”

對於劉弢子,納蘭性德的好感還挺高。他巴拉巴拉的一通說,簡單來說劉家風氣好,品德高,子侄管教皆為嚴格。

納蘭性德忍不住感嘆一聲:“誰能想其父身為戶部員外郎,竟是在家開荒種地,全家上下數月不聞肉味,僅為將錢財買米煮粥,用於救濟饑民。”

別說是數月不聞肉味。

只要一天沒有香噴噴的肉肉吃,胤佑都有些吃不消呢。聞言他面露震驚,暗暗將這位戶部員外郎記在心頭。

這樣的人物,還真想見一見呢!

聽著被譽為天才神童,年幼寫出好文章卻也歷經多年才能得進士入仕途,胤佑倒也沒有最初的憂愁。他握緊拳頭,雙眼明亮:“那我也要好好讀書,然後將他們的故事都寫下來。”

納蘭性德哈哈一笑。

他認真鼓勵:“七阿哥可以試試看,先用自己認識的字盡可能寫出來,然後一邊學習一邊擴展修改,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