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2頁)

後來銀子攢夠了,結果金人又打過來了,整個大盛亂成一鍋粥。朝廷取消科舉,一等就是十多年。

再後來好不容易等不打了,張秀才才發現自己已經兩鬢斑白蹉跎了一生,沒有精力去考科舉了。

回想起自己這輩子,除了會念幾句酸詩好像什麽都沒做好,臨了臨了還沒了半條腿。

徐淵見他面色悲戚,也不知道打通了那條筋,突然跪在老爺子面前磕頭:“學生徐淵,求先生教我讀書。”

張秀才愣了一下:“你…你想讀書?”

徐淵目光堅定的點點頭:“學生想讀書,想考秀才,考舉人,考…考狀元!”

“小子狂妄,你可知這條路乃是千萬人走獨木橋,若是讀不好看看我,落得貧困潦倒一事無成。”

“從前的夫子教過我,讀書可以明智,即便考不上秀才,我也可以去做賬房先生賺錢養家。”

“好,好好!”張秀才連說三個好,憑他能學以致用就比自己強!

“你以前念過書?”

徐淵點點頭:“在村子裏讀過一年。”

“都學了什麽?”

徐淵羞澀的說:“只學了千字文。”

也算不錯了,有底子教起來容易些,張秀才細細打量起這孩子,見他目光澄澈,說話條理清晰,是個聰明的。內心瞬間升起一股希望,自己當年沒做到的事,興許這孩子可以替自己完成……

“好,那我就收你做學生,但前提是你必須努力,不能懈怠!”

徐淵面露喜色,連連點頭:“我肯定聽先生的話!”

旁邊劉靈芝坐不住了:“我呢,我呢,三爺爺你不收我嗎?”

“你……”張秀才拒絕的話說不出口,畢竟是劉屠夫夫妻二人剛救了自己。“你若想學便跟著一起學吧。”

別看張秀才現在年紀大了,那可是有些真材實料的。

他是天秉六年的秀才,那會盛朝比現在富裕多了。沒有戰爭和災荒,百姓安居樂業,有錢的人家都舍得讓孩子去鎮上讀書。

念書的人多了,競爭自然就大,光一個縣試都有上千人參加,想要在這些人中脫穎而出,自然得有真才實學。當年張秀才可是拿過縣試第一的,稱一聲才子絕不為過。

哪像現在人丁凋零,打了十多年的仗,把大盛都掏空了,人們飯都吃不飽,哪有閑心讀書。聽說去年縣試,七八個鎮子去了不到一百人。

如今鎮上這兩家私塾,用張秀才的話來說:“糊弄小兒罷了。”

一個先生是童生,另一個是朝廷恢復科舉後第一年考上的秀才,論語都講不明白,簡直就是誤人子弟。

劉靈芝問:“三爺爺,你怎麽不開個私塾教書呢?”

張秀才哼了一聲,年輕時是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那些瓜娃子身上,年紀大了想要再開私塾,反而有心無力了。

劉翠花幫老頭解了圍:“快去收拾桌子準備吃飯了。”

“噢!”倆孩子不再追問,下了炕,開始幫忙擺碗筷。

張秀才身體還沒恢復好,說了會話累的又閉上眼睛打起鼾,飯也沒吃上。

吃過午飯,劉靈芝和徐淵兩人在西屋玩,劉翠花開始剁餃子餡。

今天是大年三十,晚上要包餃子吃。劉老漢拎個豬頭進來,燒了鐵鉤子燙上面的豬毛,兩人邊收拾邊嘮嗑。

“以後三叔這怎麽辦?眼下他那房子也住不得人,他腿腳又不好,身邊也沒個人照料,實在讓人擔心。”

劉翠花:“趕明個把偏房收拾出來,讓三叔先住著。不過是多雙筷子的事,正好還能教倆孩子念書,上學的錢都省下了。”

劉老漢呲牙一笑,他媳婦是個嘴硬心軟的善良人,得過人家幫助,肯定要想方設法幫回去。

“成,那我明日把偏房的窗戶重糊糊。”

餃子包好天已經暗下來了,外面偶爾能聽見零星的炮竹聲。

劉靈芝和徐淵早早穿好新衣服,守著門口等劉老漢放炮仗呢。

“你冷不?”劉靈芝雙手搭在徐淵的肩膀上,從後面圈著他。

“不冷。”徐淵興奮的小臉通紅。

劉老漢叼著煙袋,把鞭炮掛在事先準備好的竹竿上,然後用煙袋上的火光點燃。

“噢噢噢!過年嘍!”倆孩子高興的蹦起來。

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把張秀才驚醒,老爺子神情恍惚的睜開眼睛。

屋裏熱氣騰騰,豬肉白菜味的餃子勾的他咽了口口水,今年終於不是自己一個人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