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野心

劍主的人生,只有戰鬥或是戰爭。

沒有人會真心喜歡戰爭,因為沒有人會喜歡死亡,會喜歡身邊的熟人、友人、親人莫名其妙的離世,會喜歡自己珍惜的東西突然付之一炬,會喜歡自己畢生追求的藝術、文學、音樂成為了不值一提的“浪費時間”。

生存的壓力始終壓在所有人頭上,諸神之地的種族競爭高於一切,一切和戰爭無關的東西,都自然的被視作“不必要的存在”,甚至“奇技淫巧”。

和平越是長久,和戰爭無關的東西就越有價值,相反,當幾百年的戰爭成為了人類族群的日常,連義務教育的程度都在不斷的降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文明在倒退。

是的,教育在降級,大部分劍主從六七歲接觸靈能,然後就開始武技方面的訓練,挖掘基礎的戰鬥能力。

優秀者進階,成為各大組織招募的人才,再進行二度考核,能夠成為職業劍主的,都已經不知道淘汰了多少同齡人了。

相對應的,就是巨額的收入,還有非常高的社會地位……一個純粹的武夫,只要實力抵達一定的程度,進入某個勢力、公司當個中層會非常容易,他還有一系列的發展機會和進步機會。

這才是那“冒險網絡直播”會如此受歡迎的根本,為何劍聖賽成為了一年一度的盛會,為何每一個“冠軍”都是城市的英雄……時代選擇了他們,僅此如此而已。

讀書?讀到一定程度就行了,差不多初中十三四歲,然後就看你興趣繼續去讀技校什麽的,反正一輩子都待在大城的安全區,多儲備一點靈能換成金錢,反而能過得更好。

除了極少數的研究者、學者,大部分的人都成了兩三刃水準的普通劍主……就是那種偶然看看職業廝殺,偶然去院子裏練練劍,偶然去戰場邊緣看看情況摸摸魚的那種。

說是預備軍算是擡舉了他們,但更多的,是戰場適應度不夠,被淘汰的次級兵種。

這明顯是一種人力資源的浪費,但卻是這個時代的主流……因為十幾年的職業訓練,才能看出一個劍主的上限和下限,那個時候發現自己沒有覺悟,其實已經晚了。

一級兵有一級兵的戰場,三級菜雞也有三流菜雞的互啄園地,這個世界需要無窮無盡的戰力資源,每一份戰力儲備都是寶貴的,很多神話生物都曾經“提前退休”,又被實事和命運推到了原定的軌道。

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因為保家衛國什麽的,而是一個最簡單的東西——工資。

當初,鄭禮剛在政府任職的工薪大概只有3000左右,而用於四環租房的投入和運營支出,就過了千,如果想要“精進”一下,每個月基本是負支出。

但如果有一個不錯的B+異能,每個月的補貼就能過千,和戰鬥掛鉤的工作收入,保底三萬起步。

戰士和文職的收入在十倍以上,這還是同齡人的新人精英標準,如果是鄭禮這樣的新人王級別的……那每一個月的支出、收入,就差不多是同齡人一輩子的積蓄。

這公平嗎?當然不公平。

因為每個人的異能和天賦都不同,有的人努力一輩子到不了別人的起點,而這種不公平本身,就讓所有人自然的渴求靈能上的提升,渴望成為一個戰士。

這合理嗎?這當然合理。

尚武精神說到底,是崇拜武力能夠帶來的一切,這種社會導向,讓兵源源源不斷,也讓那些“才能者”耐不住寂寞,最終還是會出來搏一把……這就把社會的資源,全面的傾向於戰爭。

但一個怎麽看都畸形的社會制度的形成,有一個成功者,就有數百倍的失敗者。

那些很早就確定了自己非職業戰士方向的人,其實是現實而幸運的,他們來得及在自己就業之前,再去學一個謀生的手段。

但很多人,就處於放棄和堅持之間的微妙距離,最終只能依靠靈能生活,如果依舊不敢想就此沉淪……那些冒著極高的風險,坐上危險的火車皮,前往外界的工業城市謀生的“工人”,不就是沖著高幾倍的工資收入的嗎?

雖然風險高,但高收入的另外一面,就是可以去采購更多的靈性材料,可以繼續充實自己的劍主之路,說不定某一次賭刃就翻盤了,說不定某一次進化就突破了,說不定磨上個幾十年,就能夠成才了。

去外面的高危工業城市當工人/廠妹,去戰場邊緣當後勤,跟著高危探險隊到處打零工,都是最常見的“賭未來”職業,很多人賭著賭著就把自己賭沒了。

而如果待在安全的城市之中,靈能換取的靈晶生存都未必夠,別提喂靈刃了,更別提“進步”。

劍刃靈鐵三角,“劍”需要從小培養,拜師學藝是要錢的,武館也是要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