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第2/2頁)

“白淵,快吃下這個……”

白淵看了眼丹藥,微笑著搖搖頭道:“女施主何必如此?若是誠心向佛,這風寒便是再嚴重千倍萬倍,也會無礙……這丹藥,我不吃。”

他說的話,都是昨天和安雪一起設計好的,此時他完全是按著六皇子的語氣說的。

說完之後,他只覺六皇子實在是死的不冤,虧他喜佛,卻連最簡單的“慈悲”兩字都沒弄明白,說的話看似句句向佛,可卻不過是個什麽都不懂的逆子罷了。

他是不想這麽說話,可他從今往後在明面上就是六皇子,不得不這麽說。

說白了,他得捏著鼻子演這個逆子。

幸好,華妃也習慣了他的語氣,此時遷就著他收起丹藥,道:“好……好……我都聽你的,再修養兩天,回皇都好嗎?”

白淵冷冷道:“行吧。”

華妃心底才長舒了一口氣。

門外,安雪聽著對話,也稍稍放心了。

這個小仆人演的還行,過關了。

……

……

皇都。

四方街,四方城,眾星拱月般環拱著中央的皇宮。

皇都之大,比普通城市大了何止數十倍,這裏遠遠不是白淵最初想象那種除了街頭小販吆喝,就再見不到別的的場景,也不是什麽狹窄的街道、兩旁都是圍觀的古代人那種場景。

巍峨,氣派,雄偉,好似天上宮闕落凡塵。

居中的皇宮,千宮萬殿,熠熠生輝,其上竟然有九條天龍盤旋其上。

仔細看去,才能察覺,這居然是配著皇宮打造出來的九條天龍雕塑,每一個雕塑足有五六百米長,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更是淩空探頭,極其壯觀。

再仔細看,隱約還能見到這九龍之後,竟還有三個高達四百余米的金身像,兩名為帝王,一名是個儒生,九龍被策於其中一名帝王之手,另一名帝王和儒生則是稍稍往後。

白淵這個月被普及過知識,知道駕馭九龍的帝王乃是當今皇朝開國皇帝——“真龍大帝”白政,稍稍在後的帝皇則是近代被譽為中興之主的皇帝——白羽,書生則是幫助白政平定天下、亦是第一大儒——孟初。

此三人金身像立於皇都,日夜受香火祭拜。

這也算是讓白淵大開眼界了……畢竟,在藍星,也沒飛龍這種能橫亙懸空數百米,還能穩穩當當存在上千年的建築。

四方街,則是四方城池,東街的紫氣縈繞於道門宮殿之上可見,西街的佛光於佛門寺廟上金芒四射。

道宮,佛寺高度不過百余米,比之大帝、九龍都矮了一大半。

而南方朱雀大道,和北方的玄武大道則是沒有這麽誇張的建築……

這似乎是隱隱預示著,這世間唯有皇權、儒、道、佛,方為正統。

但在皇都,卻是皇權至上,儒門輔助的格局,佛土,道鄉則是自在他方。

馬車輪轂碾壓著春塵,從皇都西門而入,

而從西門到皇城區域,需行約莫百裏,皇城中設有六閣總部,教坊,龍下學宮等等,而皇城的盡頭就是皇宮。

現在已經行了一大半,快到了。

車上只坐著華妃和白淵,小郡主的地位低了些,在外策著匹白馬,隨在車側。

華妃看到自家兒子正掀開車簾看向窗外,不禁又露出擔心之色。

西街,正是佛門昌盛的地方……

兒子喜歡這裏也很正常。

華妃甚至可以想象,今後兒子若是失了顧忌怕是會天天往這邊兒跑,只是此時看他眼裏那神色,就可以看出一二了。

其實,她誤會了。

白淵只是在看著皇都的風景。

心底感慨著“實在太壯觀了”。

而那剛剛經過的高約百米的三十六瓣蓮台像,就足以讓他感到震撼了。

這樣的一個世界,這樣的一場人生,應該會很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