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2頁)

朱爺爺就住在這條胡同,兩家之間僅隔著六七戶。丁靈過去的時候,朱爺爺正在喂小孫女吃飯,門旁停著的推車上,還插著幾根用塑料紙包好的糖畫兒。

丁靈買了一個先送回飯館,小朋友拿了威武的糖“神龍”,果然止住哭泣。丁靈又趕緊跑回去,向朱爺爺請教起糖畫兒的技巧。

她想把糖畫兒畫在巴掌大的卡片上,一起塞進點心盒。

“就是不知道,這麽小好不好畫?”

“可以是可以,糖畫兒不難學,就是費時間。”

朱爺爺聽她講了半天,不禁奇怪,“你為什麽不直接把想要的圖案打印出來呢,那樣不是省事兒多了?”

“意義不一樣吧……”

丁靈想了想,認真回答:“乞巧節是咱們國家的傳統節日,糖畫兒也是咱們的傳統手工藝,我想做的更有心意一點,也讓拿到點心的人能夠記住這兩個傳統。”

“好孩子,你有心了。”

像朱爺爺這樣的手藝人,現在已經不多見了,聽了不由動容,鼓勵道:“放手幹!有什麽不會做的地方,隨時過來問我就行。”

丁靈讓朱爺爺幫著列了一份做糖畫兒需要用的東西,采購完後,又馬不停蹄地跑去聯系定制包裝的商家。

她總共要定六百個包裝盒,盒子是中式風格的紙盒,裏面帶一個承托點心的塑料托盤。

托盤三邊固定在底部,只有一邊留了空隙,墊著糖畫兒的卡片就從這裏放入,不容易產生晃動,可以盡量避免糖畫兒碰碎。

“嚯,你這可是個大工程!”蔣思思聽說後,就說過來幫忙,她烤不了點心,做不了糖畫兒,至少能幫著做些打包工作。

卓怡也想來,但她七夕當天就有一場考試,只能先專心備戰考試,等下午考完,再去活動現場找丁靈她們匯合。

因為要做的都是食品,不能提前太早做出來。

丁靈將所有材料和要用到的包裝備好,節日前兩天,才開始正式制作。

丁興海主動攬過烤點心的活兒,還把馮偉抓了壯丁,留下來幫著和面。

丁靈調了點心要用的餡料,其余時間都放在了做糖畫兒上。

六百個糖畫兒,需要準備三百個圖案。

以往看飯堂大師傅們,都是照著妖獸圖鑒往乞巧酥裏畫。

她沒妖獸圖鑒,也畫不來那麽精細的,便用相同靈感,先從最簡單的動物畫起。

融化好的麥芽糖從勺子裏輕輕流淌下來,在刷好油的瓷板上,勾勒出一只只可愛的小動物。

小貓、小狗、兔子、大象……

都是最簡單的簡筆畫風格,卻勝在可愛。

做了十幾對圖案後,丁靈逐漸上手,勺子和糖在她的控制下,越發自如。

到了後面,她逐漸開始挑戰起高難度,風格已經不局限於簡筆畫,而是越發國風,越發飄逸。

又畫好一對圖案,丁靈直起腰,活動了一下手腕。

蔣思思湊過來看,“這是龍吧?好像啊!可惜盒子不夠大,要不龍尾巴舒展開,肯定更好看!”

“我給你畫一個試試。”丁靈舀了一勺糖,當即就在瓷板上畫了起來,因為沒有大小局限,她畫得格外細致,最後還在中間固定上了木簽。

待微微冷卻以後,揭下來遞給蔣思思。

“這也太厲害了!”蔣思思忍不住驚嘆,拿到手後連動作都變得小心起來。

“你要不要吃吃看?”丁靈調糖稀的時候嘗過一口,味道還不錯。

“這誰舍得吃?我要先拍照發V博和朋友圈!”

蔣思思對著五爪金龍一通猛拍,忽然想了起來,“靈靈,你也應該拍了宣傳一下,讓粉絲對你到底會賣什麽產生好奇,好去現場找你玩呀!”

丁靈在D站賬號上轉發過乞巧節活動的海報,不過還真沒單獨發過什麽內容宣傳。

聽了蔣思思的建議,不由有了些靈感,“我把糖漿調成藍色的,畫一個牛郎織女吧?到時候擺在攤位上也好看。”

說行動就行動,丁靈重新調了一碗糖漿,在瓷板上先畫了一個古裝女子,這是織女。

因為要擺在攤位上,她這次畫得格外大,單人就占據了整塊瓷板,用了很多勺糖漿,反復勾勒才最終定型。

接著又畫出牛郎。

她找了個白色背景,將兩張糖畫兒之間拉遠一些距離,拍了張照,又在上面P上鵲橋和活動地址,編輯文字,發了出去。

【鈴鐺吃不飽:[圖片]明晚八點,我們乞巧市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