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山海安寧相,西北有異象(第2/3頁)

也唯有無限的不循環,才是永恒之道。

顯然,自己此刻從圓中所感悟出的是求道的方向,亦如在黑夜中摸索,終見前方閃亮的啟明星,雖還未至終點,卻已知己道在何方。

其實洛羽此刻觀圓所悟,有點類似圓周率。

不得說圓是一種很神奇的形狀,宇宙、銀河、星辰、日月等等之運轉都以圓動,萬物亦大多善圓而求長。

這就像一顆百斤重的渾圓石頭可以輕松推動,甚至滾動前行;但若是同樣質量的方石,莫說滾動前行,就是想要挪動都很吃力。

所以,圓中蘊含著天地玄妙,其周率之數亦如不可捉摸的萬物演變,無限而不循環。

此刻,洛羽終於露出了一抹暢快的笑容,望身前流光星圖而感嘆:“世人每每去求這圓的周率之數到底幾何,卻不知已本末倒置,在求繁中漸漸迷失了方向啊!”

感嘆之余,他也知道自己若想得‘我道’,就必須先按這圓之玄之序,先以‘中’證己而開天門,再合真我、本我、無我三道凝如一,如此便是真正的我道,真正的天機易變所在。

然而道路前方雖見明燈,但其中的無我卻依舊一片空白。

過去,父親以為無我道劍就是天機變數之道,卻不知,天機變數是‘我道’,而非那無我之道。

而我起初也如父親那般想,後來認為自己所悟的陰陽中道就是無我,最終發現這不過是真正永恒大道的冰山一角。

如今看來,無我只是‘我道’大乘缺失的一足!

既然無我就是無我,那它一定存在。

若不參透無我,執此道劍在心,那真正的‘我道’也將永難成。

如此之圓殘缺一角,又豈能久馳?恐怕即便對上渾天,到時就算能將其掃滅,那以後這‘殘圓’的縫隙中也還會出現第二、第三個渾。

這就好比一塊密不透風的磐石,雜草難以紮根而存。可一旦石頭上有了裂縫,哪怕這裂縫很小很小,但時間久了總會滋生野草荊芽。

而這看似不起眼的小草荊芽一旦瘋狂滋長起來,便會撬動磐石,甚至將那細小的縫隙不斷崩裂擴大,直至磐石破滅!

思及於此,他看向了眼前流光星圖上,那三角上方缺失的紫氣星芒,感嘆道。

“這……也許就是洛天明明已擁有了真我、本我兩道合一,卻還能被渾所傾覆的真正原因吧?

……

翌日,洛羽暫罷參悟,離開了無過山。

因為他要前往影州,準備與黃老一起徹底解決山海最後的隱患——上古星門。

與此同時,魔頭墨靈聖主被驅除幽冥界,逃亡山外虛空的驚天喜訊亦隨之傳遍九州大地。

恍惚間,這遮蓋在山海上空已無盡歲月的陰雲,仿佛一霎煙消雲散了。

不得不說,在山外山眾修的眼中墨靈聖主才是山海的最大隱患,亦是禍亂之惡源。因為那是一個可以和天機老人對弈,可以力壓萬古十二尊的恐怖存在。

試問如此消息一經傳出,山海能不為之振奮嗎?

在山外山眾修士看來,如今魔頭一去,那神罰大陸的邪修之眾便是沒了主帥的烏合之眾,有煙雨閣坐鎮定成不了氣候。

似乎是覺著頭頂陰雲已一掃而空,山海又漸漸恢復了往昔爭名逐利的安逸模樣。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自古以來,文人大多信奉以言博萬古留名,武以決技爭天下第一。

說好聽了,這是心中的榮耀,說不好聽了便是為一虛名爾。

凡俗如此,山外山其實也逃不出這怪圈,畢竟誰不想自己的道號名動天下呢?煙雨閣的青雲榜倒是一個好法子,可謂名利雙收令人羨煞,但那也得看煙雨閣開不開啊!

所以,稍一安生下來的山外山眾修們,便覺著閑得蛋疼,不整些動靜混出點名堂似乎這人間就白來了!

這不,前番天機道子拜武陽宗山門,武陽宗不僅無禍事,反而聲名大造。

如此這般似乎一下子讓山外山看到了快速成名的好法子!

於是乎,這上門挑戰之風一時興起,而目標正是新星崛起的武陽宗和五行宗的兩位宗主。

可你要問,好家夥這能贏嗎?

贏?贏是重點嗎?

重點是只要能和這二位大人物比劃一番,那就是敗了(當然也沒什麽贏的希望),也是造勢搏名的不二之選啊!

當然,天機道子洛羽可沒空搭理他們,此時正在前往影州星門的路上。

不過這並不影響大家挑戰的熱情!

這要傳出去,道爺我曾和天機道子交過手,雖敗猶榮!又或者說,道爺我敢挑戰洛宗主,就問你牛不牛?

估計誰都得豎起大拇指,道一句‘佩服佩服’!

而如今的五行山下,那拜山等著決鬥的勇士們,都從外室問道峰的山門前排到了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