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陰陽論變出,易修在中庸(第2/3頁)

而人既然是萬物之靈長,那聖者則是萬人之靈長。”

“這是為何?”不知何時,老樵夫似成了求知求索的老學子,整期待地望著年輕的小老師洛羽。

洛羽報以微笑,遂看向了遠處那巍峨屹立的萬象金峰,喃喃道:“聖者……上識天時,下盡地理,中盡物情,看似中庸如靜,卻能以一心觀萬心,一生觀萬生,一物觀萬物,一世觀萬世爾。”

“一心觀萬心……一世觀萬世?”老樵夫隨之呢喃自語。

他知道自己今日,算是真的碰到高人了!

眼前這看著十分年輕的少年,其一番言談論道,可謂見識超群,非常人可比,已遠勝他這閉門造車的老兒不知多少,難怪此子能得天機老人看中,成就道子之位。

如此天縱之姿,超凡慧悟幾如神仙中人,著實令人不得不五體投地啊!

心中感嘆之余,老樵夫又問道:“敢問小郎君對人之三魂七魄,有何見解?”

洛羽想了想,一邊重新換了新的香餌,一邊說道:“對三魂七魄一說,其實晚輩有些不同的看法。”

老樵夫卻沒有一絲的不茬,反倒極為敬重地拱手請道:“哦~可否詳言?”

洛羽拋竿入水,隨之開口:“晚輩以為,目、耳、鼻、口、心、膽、脾、腎,全部都具備的叫做人。

而心的靈魂叫做神,膽的靈魂叫做魄,脾的靈魂叫做魂,腎的靈魂叫做精。其中神表現在眼睛,可以觀;精表現在耳,可以聽;魂表現在鼻,可聞;魄表現在口,可以說……

這八者同時具備者,才可以稱之為全人。

如果能中和這八者,達修養滋到一定境界,就可以稱之為人中之人。

人因氣而生,氣推動人體的周天運轉,而世間萬物皆是陰陽之易。

所以陽者是陰者的形狀,陰者是陽者的影子。人是魂的形狀,魂是人的影子。以此我們可以推斷出它的存在,但卻難以證明它……”

說到這兒,他停頓片刻,在收獲了一條金靈魚後,便沖著老樵夫展露笑顏,接著道:“這陰陽之間的關系十分巧妙,它們看似對立卻不對等,一直處於變化之中。”

老樵夫對洛羽口中的陰陽頗為感興趣,他總覺得這陰陽易數很是玄奧,遂求知若渴地問道:“敢問如何巧妙?又是如何變化?”

洛羽則打比方道:“這樣說吧,就像君子與小人處世一樣,君子為陽,小人為陰。如果世間沒有小人,那自然也沒有君子,老人家覺得然否?”

老樵夫點頭贊同:“正是如此,就如男人女人一樣,少了哪一類,都無法長久。”

“正是如此。”洛羽笑道:“也正因為有小人的存在,才能夠襯托出君子。他們之間的變化,甚至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或者代表著時代的更替。”

“這……從何說起?”老樵夫頗為費解,這小人、君子如何能影響、代表一個時代的更替?

可洛羽卻一邊垂釣,一邊伸出三指,兩不誤地說道:“太平盛世,君子占七分,小人占三分,如此小人無法戰勝君子,可鼎盛隆昌。而亂世之中,君子占三分,小人占七分,君子敗於小人手,則世亂國危。

君子誠實坦蕩,小人奸詐陰沉,所以盛世誠實的人多,亂世奸詐的人多。誠實可以成事,奸詐容易壞事。

世事如此,如陰陽輪轉之變化,大勢亦如此法不可逆啊。”

這個時候,樵夫就疑惑了:“那學會用君子,不就可以萬古長存了嗎?”

洛羽擺了擺右手,笑答曰:“不一定,要知人與人之間可是會自行分類,這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好比凡俗王國之中有明君,那麽也會有明臣。

奸臣生於明君之世,則不會變成奸臣;明臣生於昏君之道,也不會為其做事。上好義則下好義,上好利則下必好利,可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

說著,他看向若有所思的老樵夫,繼續說道:“您仔細想一下,農夫細心耕種五谷,卻不一定會全部收獲,反觀一旁的雜草,未有人打理,卻長勢兇猛。”

老樵夫還真沒有想過這問題,他困惑地問道:“這是為何?”

洛羽答曰:“這世間的道理其實都是相通的,君子和小人亦如五谷和雜草,也必然會出現的。

事要人去做,而事物的成敗除卻命數使然,剩下的主要看人,所以一件事能不能成,就要看如何使用君子和小人。

君子喜歡陽善,小人喜歡陰惡。從善可以看出仁義,從惡可以看出利益,不是嗎?

如此反推就可以得出,利益至上就會不斷滋生小人;仁義至上就會不斷滋養君子。其實晚輩以為人本無善惡之分,但世界卻存在善惡陰陽之分,所以老人家您……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