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緩道一十八,神仆招魂霞(第2/3頁)

清風徐徐,腳下雲氣飄渺伴身,夕陽映紅霞照萬裏長空,映襯得兩道斜影似已超凡脫俗。

只聞少年聲朗而笑答曰:“太虛萬有,森羅列布,錯綜復雜,瞬息萬變。觀神乎奇跡之造化玄妙象,必有源頭,也必有元始。此無以名之,難以言表,故有淺感、淺觀,曰‘炁化’之象。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為天地母,我不知其名。”

少年看向了老人,意有所指道:“您既道太極,那小子便曰之此為‘太極’吧。”

“哦~?”老人轉頭笑看:“傻小子倒給老兒我取名了。”

說罷,他又遠眺艷美的夕陽紅,聲音滄桑而幽遠,回蕩於天地間:“無極而太極,太極動靜而生,動極而生靜,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有其規、約其矩,故我衡立焉。覺……然否?”

少年答曰:“然也,亦非然。‘規’象為法,‘矩’象化牢,衡恒其中,動靜互如有無,還需破之,不破不立哦。”

“子言謬之海口矣!”老人大笑雖不以為然,卻又好奇詢問:“那……欲以何道破之?”

少年朗郎之聲,如乘清風高起,揚空萬萬裏:“我當……動靜為根,分陰分陽,以兩儀立焉,至陽變陰合,而金、木、水、火、土五氣本我順布,四時而行。爾後五氣行反陰陽,陰陽化一太極,太極逆道無極也。

故,前後變化,五氣之生,各行其性,無極之真塑真我,變化之中潛而不定。三道之精,妙合而凝一可為我道,定則可破天機!故曰天機‘易’變,可化無極無窮焉。”

說著,少年遙指四方天際處,那環繞的連綿山影和水泊道:“今,觀山影如環,若壁似牢,小子淺薄陋見,好比大道若水,法如山矩,可疏流而秩,卻不可自困囚堵。

因水為天下至弱之物,太極化曰至弱則至強,水在高處流,亦可低處行,滲透一切無法阻擋。故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如此……水靜之久,依太極之數則可料,非成一攤死水,而象爭起魚躍,必勢若狂濤,總有山崩地裂時。到那時,老東西啊……您又如何規規矩矩?”

一時天地寂靜!

最終,老人噓唏感嘆聲出:“你啊~不懼休滅,年少輕狂,終不似垂暮啊~”

少年灑脫展笑顏,昂立斜陽:“想我堂堂男兒,一身傲骨,何懼休滅?身陷死地當涅槃,破繭成蝶是重生,何以不展少年狂!?我道在心、在意、在人間、在山外、亦在天外天……為守中靜而觀十方,不動則已,一動……則冥動六合之易!”

此言擲地有聲,竟叫這一方靜美的天地刹那共鳴,潮起潮落,似要聞聲隨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小青衫少年而起舞動悅。

見此老人無奈一笑,遂展臂向前一揮,便叫前方九丈外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乍現而出一道沖天漩渦!

轟隆隆~

狂濤速起!

一道巨大的水幕天門,已通天拔地而起,至八方空間扭曲,亂流橫生。

這亂流盡是灰白,恐怕就是大覺地仙遇見,也要望而卻步!

其天門內,似能隱隱窺見暗淡無光的五行洞天世界!

可見這短短九丈距離,並非那麽容易通過。

老酒頭遙指九丈外的‘天門’所在,幽幽道:“自去吧,你的路彼岸已現,老兒我再也教不得你。”

話音未落,但見道道流光自‘天門’內沖貫而出,霎那匯聚成一道念力虹橋,竟穿過紊亂的空間,連通至石丘之上,洛羽身前。

此刻,洛羽已清晰可聞,其‘天門’內,和這虹橋中,似有萬眾山呼祈喝之音!

“夙祈……願吾主,神歸五行土!!”

聞精衛一族萬眾海嘯祈告之聲,洛羽已仰天灑脫大笑。

石丘下等候多時的玄陰、白陽兄弟,已來到了他的身旁,立於左右化作了真龍靈印,入了洛羽的左右臂膀。

霎那間,他左右真龍印記拱衛,環耀天地,似龍吟虎嘯阻擋周遭亂流迫近。

同時,其腳踏虹橋之時,已自下而上身化元神之體。

感受著周身纏繞匯聚的恢弘之力,仿佛自己的元神,已變得無比輕盈,似要遂光仙渡而去。

這……便是信念之力,非仙神之靈根不可以納此莫大造化。

神以仙元之氣煉身,以眾生信仰之力滋神養食,而有恒久造化之氣運,反哺亦之。”

這就好比,凡俗黎庶祭拜神明祈福風調雨順般,或廟觀香火等等。

而被如水般的蕓蕓眾生所信仰的神明,便會得到信念造化之力,滿盈便會擁有恒久的法與氣運。

如山海之界力,便是這等造化之力。

所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亦通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