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白衣吊橋過,九子殿中坐(第2/3頁)

隨即在思量片刻後,他便看向了北方,沉吟呢喃:“洛羽……?”

顯然,在山外山中,能踏龍禦空的只有洛羽一人。而那老頭若所說非虛,那駕龍北去的人,定然是洛羽無疑了。

想到這,他料定洛羽既然出現在過延平城,那城內的仙市中定然有人知道洛羽的行蹤。畢竟洛羽現在可是‘重要’人物,不知多少人在關注其動向。

不多時,燕飛雪一襲白衣背影,已消失在了城門內。

……

踏、踏……!

而就在燕飛雪入城不久,急促的馬蹄聲自官道遠處驟然響起。

本該忙碌的眾人,是紛紛停下了手中的活計,駐足好奇地觀望了起來。

一騎由遠及近,其上輕甲傳令官正背插三角玄旗,振動著韁繩,聲嘶力竭地高呼厲喝:“大捷!大捷!”

說著,這一人一騎已如疾風驟影一般穿過吊橋,沖入了城內。

許是戰亂剛過,人心惶惶,漢子三兒見了頓時驚慌道:“打劫?怎麽有人敢打劫都城呢?”

啪~

灰發老漢頓時拍了下他的後腦勺,啐罵道:“憨貨~什麽打劫?是大捷!”

說著,他松了一口長氣,看向了南方的茫茫平原,露出了淳樸的笑容:“亂軍平了就好,平了就好,總算是太平了哦~”

……

趙史通載曰:

高祖帝懿登基七載,時興國公陶德與妖道廣龍子謀逆。幸得天佑大趙社稷,故文青侯洛羽留有定國錦囊策,料事千秋,得保社稷化險為夷。兼之彼時神龍降世,誅殺妖邪,昭以吾皇帝陛下天命所歸。

叛將陶成文、陶成武自知大勢已去,逃遁北地。十萬東州叛軍臨陣倒戈,並澤州十萬勤王軍合擊四萬北疆叛軍。大戰三日,四萬叛軍無一生還,盡誅於野。

七日後,於漳河之畔,斬謀逆者九族首級達三萬眾,漳河之水盡赤。

又七日,高祖皇帝陛下懿,追封文青侯洛羽,為護國親王,百官附議,遂於玄湖設廟宇祭祀,受萬民香火不絕。

陰霾潰散,盛世昌臨。

……

趙皇宮,養心殿內。

此時的趙皇懿正坐靠在龍案前,灰發盤束於龍形金簪之間,他擡手輕捏額頭,顯得極為疲倦。

似乎反復掐捏自己的太陽穴,並沒有讓連日來的操勞舒緩半分。

他凝眉如川,嘆息沉聲道:“繼恩啊?給朕按按。”

周遭沒有聲息,趙懿依舊閉目,眉頭皺得更緊了:“繼恩?繼……!”

忽然,他陡然睜開了溟蒙的雙目。

而身後一位小太監,則怯懦道:“陛下,王公公鶴去多日了。”

霎那間,趙懿怔在了那兒,目光顫動,只靜靜地望著眼前空空如也的養心殿,仿佛一霎衰老了十載春秋。

小太監新入養心殿,緊小慎微,他可不敢打攪了皇帝陛下,更不敢擡頭去看,只懦懦垂首躬身在側,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一時間,養心殿內靜得可怕,趙懿只覺一股深深地孤獨襲向心頭,還有那無盡的疲憊……讓他慢慢地閉上了沉重的眼簾。

不知自己小歇了多久,外面傳來了通報之聲:“啟稟吾皇,太子攜眾皇子,請見陛下。”

趙皇懿那蒼老的雙眸陡然睜開,隨即煥如深邃的池淵,喃喃問道:“朕睡了多久?”

身後小太監依舊躬身垂首:“回陛下,兩個時辰。”

“哦?這麽久了嗎?”趙皇懿挺起了腰板,在深吸了一口氣後,自嘲笑道:“看來朕終究是老了,再也不負盛年……”

小太監連忙恭維:“陛下乃真龍天子,當天壽無極。”

呵~

趙皇懿不置可否一笑。

此刻,他右手中正捏揉著一塊刻有小字的玉簡,左手揮袖道:“宣吧。”

小太監連忙收了笑容,仰身挺胸對外尖聲傳召:“宣太子殿下,眾皇子覲見~”

不多時,一眾皇子公主便在太子丹的帶領下,魚貫而入,跪拜於地。

“兒臣,拜見父皇,父皇聖躬安。”

“朕安~都起來吧。”趙皇懿揮手示意身旁小太監。

小太監倒也機靈,連忙下去領著幾名宮女,為諸位皇子公主擺放好了十面蒲團坐墊。

此刻,養心殿內正有皇子九名,公主一位,皆為十五歲以上。

“都坐吧。”趙皇懿隨口說道,而眾皇子連忙謝恩坐下。

待得他們分列坐好,趙皇懿看了眼正坐在末位的素妝趙婷諾後,他便收回了目光,開始端詳起手中那塊刻有‘洛羽’二字的玉簡。

這塊玉簡,正是洛羽當初離開之時,贈給趙婷諾的護身玉簡。

趙婷諾不僅溫婉賢良,且內心細密如發。她自知自己身份敏感,不僅是陶德之妻,也是趙皇之女。對父皇極為了解的她,深知父皇絕對不會傷害自己。而洛羽給她的這塊玉簡,對她用處不大,但對趙氏可能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