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孤子明恩仇,醉夢步山中(第2/3頁)

說罷,他連連叩首。

不多時,巫馬書便開始於林間刨挖葬坑。待將母親遺體安葬,三叩九拜之後,他便來到了林外。

望著正醉靠潭水中,那黑面半遮的紅衫男子,他疑惑片刻,便上前想要將那溪水中的酒葫蘆尋回。卻不曾想水流潺潺而下,已將酒葫蘆沖走……

無奈之下,他只得回到洛羽身旁,吃力地將其拖出潭水……

……

趙中州境內,九嶽山脈西極北面山腰處。

半山雲霧纏繞之間,似有道觀鐘明,偶有山道隱現。

其實嚴格來說也不能叫山道,因為這山中小道陡峭崎嶇不平,險要之處勢如垂掛,即便一人小心攀行而過,都險象環生。

此刻,就在這陡峭難行的山道上,正一前一後行有兩人。前方一紅衫破損臟兮兮的男子,雖然是一副醉生夢死,身形晃悠、步伐虛浮的醉酒模樣,但他行走在山道中卻如履平地!

最關鍵的是,他還能悠哉悠哉的喝酒,時不時的高歌於山野。

而身後不遠處,則跟著一瘦弱的粗衣少年。

少年雙手與臉蛋兒皆是汙濁不堪,因為其行走於陡峭的山道上,手腳並用之下,雙手已滿是血泡。每前行一步,手握巖壁之時,他都會眉頭難以自制地顫抖……

所謂十指連心,如此行道自然十分痛苦。但他卻眼神堅定,依舊牙咬堅持,竟未發出半點痛呼之聲。

顯然,這翻山越嶺的二人,正是醉生夢死的洛羽和孤苦伶仃的巫馬書。

洛羽為何步行至此,估計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而巫馬書自然是逃命,當然他也賴上了洛羽……沉默相隨,成了一位欲要報恩的忠實小跟班!

洛羽醉倒了,他便在旁照顧;洛羽拋來野味,他便生火烤熟奉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簡直把洛羽當作了親爹來孝敬!

總之一個默默侍候在旁,一個也安然享受!

此刻,巫馬書險險地爬過了一處彎曲近九十度的山道,眼前豁然開朗,竟出現了一片不大不小的斷巖‘平台’。

一顆彎曲的古松懸於崖邊,松冠如傘遮陰避陽於磐石之上。

而自己的恩人,那醉酒男子已經四仰八叉地躺在磐石山仰頭灌酒。

嘩啦啦~

綠色的酒液垂落,再從張開的口中溢出,濺灑於磐石之上。

山風徐徐而動,帶起濃重且刺鼻的藥酒味。

巫馬書嗅了嗅鼻子,靜靜地走至磐石邊,立於林蔭之外,垂首舔著幹涸的嘴唇。

一路行來,巫馬書極為奇怪!恩人除了醉倒,就沒停止過喝酒,也不知身上藏了多少酒葫蘆,是一個接一個……簡直無窮無盡!

這時,山間林蔭茂盛,鳥獸不時隱蹤啼鳴,竟有仙鶴三兩只翺翔於山嶺雲煙浩渺間。

洛羽享受著樹蔭下的清涼,望金陽透過松冠針枝婆娑了雙目,他醉言醉語而呼:“山海如夢深,錯將知音恩;雲松高冠鶴,鳥獸笑我生;我有一葫酒,慨當問清風;何為負心人……?”

說著,洛羽望天而笑:“哈哈哈~醉臥……此山中。”

眉頭微蹙,巫馬書看了眼仰天狂笑的恩人,只覺這笑容中,似透著濃濃的自責與諷刺之意。像這樣的畫面,一路下來他不知見了多少次,更不知恩人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他只得明智地選擇了沉默。

母親曾說過,人間苦愁多以笑掩;世間極樂多以淚洗。也許恩人就是那苦愁的笑吧?所以他選擇了沉默,沉默地靜靜地做一位傾聽者。

而就在此時,一道嘆息聲自斷崖另一頭的山道處響起:“福生無量~啊!”

隨即走來一身著灰藍道袍的牛鼻子老道。

老道士雖看著胡須花白,卻面若紅玉,神清氣爽,手持一杆二尺拂塵,一派仙風道骨的模樣。

他信步山道之際,步履矯健,一看便知腳下功夫了得。

只見他行至二人身前,在捏須,挑眉瞅了眼可憐兮兮的巫馬書之後,便看向了醉臥的洛羽,隨即再次嘆息搖頭道:“無財委屈肉身,無愛折磨靈魂,人之一生無非謀生、謀愛二事。居士自困心海,當好好修生,滋養肉身;好好去愛,豐滿靈魂啊~”

而洛羽則看也不看這凡俗老道,擺手望天呵呵傻笑道:“不不不……應該是好好……做愛,豐滿靈魂,嗯~押韻~”

牛鼻子老道一聽,頓時拂塵一掃,不悅道:“言由心生,意通八面,由心而發,淫邪無礙。居士心苦,又何必自欺買醉?豈不聞千杯不解愁,萬世苦沉愁?”

洛羽再次灌了口酒水,砸吧砸吧嘴:“站著說話不腰疼……你這牛鼻子~說說看,不醉何以解千愁?”

這凡俗老道一聽,便來了精神,竟座於石旁,極為認真嚴肅的教導道:“居士豈不聞醉生夢死,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欲忘苦愁生,則糾纏心神,心若有苦,必為事故,事由人起,則心中人依舊常在。越想知道是否忘記之時,反而記得越清楚,便越發苦痛。如此循序,可摧人精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