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有教無類入世觀,觸景思鄉青丘殤(第2/3頁)

就在這時,夫子是頭也不回地問道:“可知今日為何去青丘鎮?”

望著正不急不慢依舊前行的夫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老人家是自言自語呢!可洛羽對於夫子這突如其來的發問,卻是早已習以為常。

洛羽不假思索回應道:“老師未言,弟子不知。”

此時,洛羽雖說著看似面色如常,可心中卻是一陣腹誹‘我哪知道為何?您老吃飽喝足,就來了個一字真言‘走’。你不說,我若問,你又要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君子之道。現在倒好您老又來問我,我知道個屁。’

不管此刻洛羽心中如何想,可此時夫子卻是提高音量道:“入世,見、聞、故事,切莫死讀書。”

聽罷,洛羽頓時一陣惡寒,面露難以置信!去青丘鎮能算是入世?這世界也忒小了點吧!就這樣還見、聞、故事呢,兩個時辰就能繞一圈的邊城小鎮能長多大見識?心中雖滿是不信,可洛羽表面卻還是一副求學若渴的模樣,徹底將有疑惑就問的好習慣發揚的淋漓盡致。

於是他故作疑惑地問道:“老師,這死讀書弟子明白。可入世,見、聞、故事,跟這去青丘鎮有什麽關系?難道去了青丘鎮就是入世?就能知道天下事不成?……”

可錢夫子卻是平淡的道:“去了便知。”

短短四字可謂惜字如金!

‘得,老師還賣關子’天氣如此炎熱,洛羽也懶得再問,望著路邊的松樹正一顆顆緩慢後倒。

可此時,身旁的錢靈兒卻是毫無顧忌,還時不時的走到前面問個不停。夫子每每只是微笑摸摸她的腦袋,便將百無聊賴的她打發回來。

晌午時分,頂著烈陽洛羽一行終於來到青丘鎮前。

青丘鎮雖說不大,但城池建得卻是頗為堅實牢固,許是因此地,地處國境邊陲之故吧。小鎮城墻高約兩丈有余,而遠處城門當道則設有路障等物,正由兩隊士卒看守。士卒玄甲長戈的造型倒是威風凜凜,只不過這只是他腦中幻想的畫面罷了!

而如今炎炎夏日,士卒歪盔抱戈,叫人看著甚是……甚是懶散!看著士卒歪歪倒倒,或是持戈撐地瞌睡,或是摘盔閑談昨夜玩骰子手氣如何如何了得……倒是一派悠閑。

“咳咳~”就在眾人相談正歡之時,夫子咳嗽之聲傳來。

此時,士卒們正談得興起,突遭打斷,轉身便要呵斥,可他們擡頭一望,頓時驚的不知所措,隨之恭敬笑臉迎上。

顯然他們是認識夫子的,見如此洛羽是看得感嘆莫名‘我去,可以啊,不曾想老師竟有此名望!而這應該就是有功名在身的原因吧……’

要說起這功名的好處,首先便是秀才以上入城不報,入府衙不行跪拜之禮。若是舉人功名更是非凡,販夫走卒,包括衙役小吏等,皆要以禮敬之,同時進得府衙,當有座相賜。而每年末皆有俸錢領取,可謂好處多多。所以說‘十年寒窗苦讀日,今朝金榜題名時’便是對讀書人的寫照。

來到鎮內,城鎮的繁華之氣便如這夏日的熱浪一般不減反增迎面撲來。

青丘鎮的主街寬近兩丈,兩邊建有茶樓、布店、當鋪、飯館、酒肆等。而臨街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撐著蠟黃油布傘的商販正賣力叫賣。街上行人交錯而過,有挑擔趕路的,有駕車送貨的,有趕著毛驢牛馬拉貨車的,有駐足觀賞青丘鎮景色的,總之形形色色,絡繹不絕。而主幹道則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的屋頂鱗次櫛比頗為壯觀。洛羽一邊好奇的四處張望一邊跟著夫子向大街深處走去,踩在青石鋪就的道路上腳下一片輕盈。絢爛的陽光揮灑在這片綠瓦紅木之間,那突兀橫出的飛檐,那高高飄揚的商鋪招牌與旗幟,那川流而來的車馬行人,那一張張不同表情的臉盤,無一不反襯出青丘鎮的繁華。行走之間,不時有人向夫子或行禮或攀談招呼,而夫子皆一一有禮回之。

行走間路的前方出現一條小河,夫子忽然駐足對著身後兩個小跟班介紹道:“此河東西貫穿青丘城鎮中心,名清河。而河上那座橋,則喚做君德橋……走,且隨老夫上橋一觀。”

洛羽應聲望去,果見前方清河之上有一拱形石橋,寬約一丈,而兩岸販夫走卒,客商百姓往來余上不曾斷熄,亦有駐足觀看清河美景的才子佳人。見此景象洛羽先是微微一怔頓覺似曾相識,隨即面露思索之色連忙跟上。

不多時三人便來到橋上,而洛羽則手按橋欄俯瞰橋下潺潺河水,水流柔綿波光如鱗,水質清澈見底,隱有魚群遊戲,卻被隨波而來的木舟驚散。木舟在腳下穿梭來往,卻不見水質絲毫渾濁,足見清河之名名不虛傳。再觀兩岸卻是人聲鼎沸與這靜流清澈的河水,一靜一鬧之恍惚間,仿佛交織出一片獨特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