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幫崽崽克服恐懼(第2/4頁)

因為只有對注射者全方面的信任,才能讓孩子不再對針產生應激反應。這也是薛蕙羽鼓勵他叫人的原因。

在裴煜祺今天鼓起勇氣叫“阿姨”時,就代表他已經試著願意相信對方,也正因為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才像個男子漢大丈夫一樣忍著痛和淚水拔掉了針頭。

“媽媽長那麽大也怕打針呢,抽血的時候從來不敢看呢!所以,你剛才沒哭已經是小小男子漢了!真的超棒!”

薛蕙羽一低頭,就瞧見正被她誇著男子漢的裴煜祺,紅紅的小鼻子一抽一抽的,水霧霧的大眼睛打轉著淚花,一副馬上要哭出來的樣子。

然而下一秒,在對上她的視線後,他哼唧地縮了一下鼻子,硬生生地把淚水憋了回去。

薛蕙羽心裏一揪,將他抱得更緊了。

“我的崽崽,真的很棒,是媽媽的驕傲……”

在好不容易哄著崽崽一起玩遊戲讓他破涕為笑時,一輛救護車的警笛聲由遠及近地駛來。

薛蕙羽一瞬間反應過來,在裴煜祺全身僵硬前,先一步將他摟進懷裏,輕輕地捂住了他的耳朵。

裴煜祺除了有針頭恐懼症,還對警笛聲有很大的恐懼反應。

自閉症兒童對某些特定的聲音非常敏感。再加上在童真的孩子裏的世界裏,他們會把很多聲音想象成妖魔鬼怪。

所以,在裴煜祺被醫生診斷為自閉症後,他所有的情緒和反應都被歸結為了自閉症症狀。就連她上次詢問裴溫瑜時,裴溫瑜也不假思索地以為他從小害怕聲音的病因是是自閉症的一種症狀。

但裴煜祺不是自閉症的話,又為什麽會有恐音症呢?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裴煜祺的情況,這段時間薛蕙羽一直在網上搜查著各種資料。

所謂的恐音症就是“當聽到那種讓他們憎惡的聲音時,會立刻出現負面的情緒反應。這種負面情緒可能是一般的不適感,也可能是極度的焦躁,或者勃然大怒、極度恐慌。遇到觸發他們恐音症的聲音時,還可能會對這個聲音來源表現出憤怒、防範、攻擊或者疏遠的舉動。”

有些人恐懼噪音,有些人恐懼口哨聲,有些人恐懼用指甲劃過黑板的聲音。

而這段時間觀察下來,薛蕙羽發現,裴煜祺雖對一些聲音有不適感,但恐懼的僅僅是救護車的警笛聲,甚至會因為這個聲音極度焦躁恐慌,從而控制不住地撞墻自殘自虐。

但詢問系統,卻發現原著裏根本沒有提到過長大後的裴煜祺害怕警笛聲。

說明,這個恐懼已經在小時候克服了,又或者是因為副人格的出現。

在警笛聲徹底消失後,見這次裴煜祺因為她早早就捂住耳朵沒有什麽應激反應,薛蕙羽措辭地開口問道:“煜祺,你為什麽這麽恐懼救護車的警笛聲?是因為這種聲音又尖又響,聽上去刺耳嗎?還是小時候發生過什麽事?”

裴煜祺用力地點點頭:“吵……很,害怕……是,壞東西!”

“壞東西?”

就像是針頭恐懼症一樣,對救護車警笛聲的恐懼難道也是一種創傷後應激障礙?

“鄭阿姨說,如果我不乖,就讓它把我抓去醫院……我這次不乖,就被抓來了……”

他哆嗦了一下,又補充道:“下雨……打雷……也很害怕……”

“既然感覺到害怕,害怕被抓走,為什麽要用頭撞墻……”薛蕙羽關心地問道,“媽媽和你相認的那天,你就用腦袋狠狠地撞墻……你知道自己當時在做什麽嗎?這是很危險的行為!”

想到當時自己砸痛媽媽的手,裴煜祺臉色一白,內疚低頭道:“對不起……”

“媽媽不是要你道歉,媽媽是想知道原因……你是害怕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嗎?”

淚水在眼睛裏打轉,裴煜祺捂著頭頂道:“這裏疼……很疼……刺耳……很多聲音……很吵……”

裴煜祺的詞匯量非常有限,也無法正確地組織完整的句子,所以不知道該怎麽向媽媽解釋的他,急得用手一直比劃著。

“聲音……很多說話……想要安靜……”

薛蕙羽聽得非常認真,一字一句串聯道:“你聽到警笛聲後很害怕,然後腦袋很疼,感覺腦袋裏有很多聲音在對話,覺得很吵想要讓它們安靜下來,所以撞墻是想讓它們安靜……?”

裴煜祺委委屈屈地點了點頭。

薛蕙羽倒吸了一口涼氣,追問道:“什麽時候開始聽到聲音的?那些聲音在說什麽?現在還有聽到嗎?”

自從和媽媽相認後,裴煜祺已經很久沒有聽到奇怪的聲音。

他認真思考了一下,搖了搖頭:“現在沒有了,因為,媽媽在。媽媽摸摸頭,就不怕了。其他,不知道……”

“以後再聽到奇怪的聲音就找媽媽!”

“恩恩。”

再度輕輕地把裴煜祺抱在懷裏,薛蕙羽突然想到,從裴煜祺口中問不出來,但是能問系統啊……於是緊張地問道:【系統,原著裏裴煜祺因為逃避痛苦分裂出了一個副人格保護自己。他現在腦袋裏聽到的聲音,是幻聽,還是已經出現了……人格分裂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