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理想與現實(第2/2頁)

做空從來都不受歡迎,就像後世的索羅斯,被視作“嗜血大鱷”。因此,秦笛不想將這件事掛在嘴邊。

而秦漢承猜來猜去,猜不出秦笛的真正底細,眼見他送給“外人”百萬大洋,也就沒法開口阻止了。

隨後又過去五六天,進入12月中旬,秦笛和晏雪坐在距離秦府不遠的辦公室裏,跟旗下公司的經理挨個面談。

因為生意越做越大,他不得不建立新的規章,要求所有經理,每年12月抽出幾天,來魔都述職一次,匯報工作進展。

這是一項繁瑣的工作,因為大大小小的經理有數十位,單是慈安醫院就擴張到二十家,每一家醫院的院長都來了。

一下子面對這麽多人,即便是秦笛也感到吃力。

“哎呀,秦家人口單薄!沒有人幫我的忙!”

按理說,秦笛還有幾個堂兄呢,可是秦家早已分家,再加上為了保密,他不可能請堂兄幫自己管賬。姐姐秦菱已經嫁人了,妹妹秦月終將會嫁人,所以他成了孤家寡人!

幸虧還有晏雪幫了不少忙,減少了一半的工作量。

好不容易忙完了十幾天,轉眼進入1931年1月。

這一年,秦笛31歲,看上去還像20歲,身材挺拔,英俊瀟灑,青春洋溢,生機勃勃。

晏雪20歲,身材已經長成了,纖腰裊娜,風姿綽約,看相貌只有十五六歲,仿佛水靈靈的蘭花,又像十四晚上的月亮。

畢竟都是修真人,功力到了一定地步,幾乎能做到青春永駐了。

1月17日,秦笛和晏雪接受秦月的邀請,去看了一場王舒導演的話劇《楓橋夜泊》。這部戲受新浪漫主義的影響,重情緒、直覺、幻想和想象,表現靈肉的激鬥與心靈的渴求,一方面表現社會問題,揭露社會和傳統勢力中對人性壓抑的種種罪行;一方面表現人們在黑暗現實中所產生的苦悶和頹廢心理,以及不甘與沉寂和對光明的追求。

在場的觀眾有兩百多人,到最後深受感動,一個個群情激昂,高喊口號。

秦月看著演出很成功,為王舒的才華而折服,她滿心歡喜,覺得這樣的日子才是自己想要的。

晏雪還是第一次看話劇,面上帶著淺笑,一聲不吭,靜靜的看著。

秦笛也不說一句話,他的耳朵裏聽見遠處傳來隱隱的警笛聲,心裏感到不安和無奈。

就在這一天,魔都出了一件大事,王日月在魔都召開會議,有不少大赤黨員,按照要求在多個秘密地點,討論大會相關決議,因為出了叛徒,資料外泄,幾乎被青白黨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