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滄桑磨難(第2/2頁)

同年,復旦公學成立,秦笛的外公辭去南洋公學的職務,做了復旦公學的副校長。

11月,中國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在日本東京出版,在發刊詞中,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12月8日,留日學生陳天華(著有《警世鐘》、《猛回頭》)蹈海自絕。

當然,這些事情都跟秦笛無關。

他才五歲,就算天塌下來,也砸不到他身上。

秦笛雖然年幼,但他小小的身軀內,藏著一個飽經風雨的靈魂。

他知道苦難深重的中國是什麽樣子,知道百年滄桑是一場歷史磨難,只有經過這場艱苦的磨難,才能真正的鳳凰涅槃,走向輝煌的民族復興。

沒有血和淚的洗禮,沒有數千萬百姓慘死,四萬萬同胞無法形成共識,不可能最後擰成一股繩!

而這個艱苦卓絕的過程,這個血淚斑斑的歷史,是不容外力介入和打斷的。

秦笛不小心來到這個時代,剛開始的時候,心裏覺得很郁悶。

這是一個沒落的時代,不單國家衰落,受人淩辱,百姓成了東亞病夫,而且空中的靈氣極度衰竭,幾乎接近於零。他活在這個世界,就像跳到岸上的魚,幾乎喘不過氣來。

早在母腹之中時,他為了盡可能的保存神識,不得不放棄了四肢的發育,只發育一顆頭顱。如果不加控制的話,必然會耗竭母親的血氣!那樣一來,他的母親朱婉,即便不死,也活不過三年。他不能做那樣慘絕人寰的事!

出生以後,他試著呼吸吐納,卻沒有一點作用;試著吸收月華,吸不到一絲能量;只有每天曬太陽,才能吸收到一丁點的紫氣!然而那點兒紫氣太弱了,無法支撐他變強大,別說修成神仙,恐怕連築基都很難。

因此,經過五年的掙紮之後,他幾乎已經認命了。

“我本有通天徹地之能,卻無法改變這個時代。天地本如此,既沒有改變的必要,我也沒有那個能力。此乃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我不適合過多的介入其中。我只要好好活著,讓自己活得精彩一些,順便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就算是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