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盛甲回宮續職方俞是一道去的,今下上早朝便有個人能一道了,說來倒也是樁美事。

戶部的人得知盛甲是方俞的故交老鄉,雖說是忙著,還是很給這位工部侍郎的臉面,很快就領著盛甲去把手續辦好快速入職了。

盛甲那頭穩當了,年底事情繁雜,方俞也把自己部門的事兒處理妥當。

他是年底升任工部左侍郎的,先時同尚書有些不愉快的往事,不過那老尚書看方俞德才兼備,又因著他工部在六部面前很是擡起了頭來,自顧自的把過去的事情給拋之腦後,對方俞噓寒問暖的,很是熱情。

方俞也未曾裝什麽清高,非要把過去的事情死死揣著,和直系領導關系融洽辦事兒也會更容易些。

先時他做郎中只用管理修路事宜,但今做了侍郎就得統管整個工部的事。他先去了一趟長平府,水泥路往南就先只修到長平,預計是在臘月中才能竣工,但道路修建的快,提前了修到長平,而現在才冬月下旬,也就是建造進城快了一二十日。

方俞要讓修建隊伍往西北轉移,朝西臨關修建,眼看現在雪不算大,能加緊點時間修一些算一些,冬日路面幹的慢,修建進度也大不如夏秋的速度。為了給修路的徭役和百姓一些鼓舞,克服困難,方俞著意增添了點工錢。

水泥路主理過後,他便把一應事宜交給了自己信重的元瑞閆去辦,都是自己手頭上帶出來的人,了解放心,辦事效率高。

長平府回來後,方俞又去見皇帝報告修路的事宜進度。

“好,早些動工往西北修建,鞏固邊防朕也好舒心些。曌安的請安折子回來了,如今一去便是大半年,西北的戰事卻是沒有半點進展。”

崇明帝放下折子,微嘆了口氣:“這事兒也不怪他,西北蠻敵的騎兵精銳著實是難對付,昔年歸順於中原時,軍中許多良馬便是他們進貢的。如今西北能夠僵持未敗,也算是再盡力。只是長此以往,終歸也不是法子。”

老皇帝收到了楚靜非的請安折子,方俞也收到了楚靜非的信,大抵也說了西北的局勢不容樂觀,騎兵難戰,倒是又褒獎了他一番,說他修建官道很好,又讓皇帝往西北修建,屆時戰事也多了一些助力。

交通方便了打仗定然是方便更多的,不管是送兵還是押送糧草,都能減少許多在路上消磨的時間,但是這路也不是一下子就能修到的,沒有個一年半載的能到西北才怪,說到戰事他也是憂愁,不過還得寬慰老人家的心。

“六爺神勇,陛下還得把心放寬一些,待到糧草豐沛,國庫充盈,到時候也可往西北多加輸送兵馬糧草,還怕不能夠將蠻夷趕出西北嗎。”

老皇帝道:“閑暇之時你便去工部的軍事庫看看,挑揀一批精兵利器趁著修築西北的官道給送過去。雖西北也有兵器庫,但折子上稟了戰事武器消耗大,西北人丁本就伶仃,建造供應不足,還得朝廷協助。”

方俞應聲道:“微臣定然會盡快將事情督促辦好。”

皇帝點點頭:“去吧,太子該來請安了。”

方俞出來時正好碰見太子爺進去,他微微行了個禮,太子爺看起來是蠢笨了些,但是性子比其他幾個爺都要好些,他未成為太子一黨,想必詹事府的費大人沒少在太子面前說他的壞話,但太子見了他也未有性子耿直的四爺那般橫眉冷對,這便是性格敦懦的好處。

他遠遠聽見一句太子想要請六喜班子前來表演什麽的,方俞料想是祝壽的事情。戲曲班子進宮來唱戲著實是熱鬧,特別是壽宴的時候很合適。他未多聽,大步回了工部去。

到工部時,見著一群小吏正在搬東西。

“都是些什麽?怎生這般重?”

看著小吏搬的費力,方俞也前去搭了把手。

“回稟大人,這是才送到咱們工部的煙火,過年宮裏要放一些,另外開年後的壽誕也要用許多煙火,這些用了工部還得趕制。”

方俞問道:“煙火制作也是工部在做?”

那小吏知道方俞來工部的時間也不算長,且先前一直忙碌修建官道的事情,大抵上都是往京郊東邊的工坊跑,定是不知道其他部門的具體事宜,便解釋道:“宮裏的煙火供應確實都是工部管理的,工坊在皇城裏,聞曦工坊。”

“正好,你隨本官去聞曦工坊看看,本官正好要去看看軍器。”

“是。”

工坊部門其實挺大的,只是工坊有些分散,不似六部其他部門一樣,大概就是守著一個典籍殿,離自己的辦公地點又近。工部的辦公地點不大,但是工坊多,有在紫禁城的,也有在皇城的,還有京郊,更甚地方上也有設置歸於官府的工坊,管著鐵礦等一系朝廷管控行業的生產材料。

聞曦工坊建造的像鐵籠子一般,方俞走進去,內裏別有洞天,存著個巨大的露天大院兒堆放著許多鐵礦,屋宇下是燒礦打鐵做兵器的。軍中的武器盡數是依靠這些鐵礦一步步制造出來的鐵打造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