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紅磚開售以後,陸續有百姓前來采買定購磚石,村莊中掀起一股紅磚瓦房的建造,而百姓投身於蓋房子,朝廷也是喜聞樂見,官道建設也就有了穩定的收入作為支撐。

方俞覺得修造工坊的徭役少了些,若是人手多點自然建設進程也能快速許多。之前按照最低標準用人還是因為財政緊張,時下有錢了自然洋氣起來敢放公告招收工人修建道路。

告示貼出去前來應聘的青壯力不少,因朝廷開的工錢多,再者秋收以後農活兒少了許多,家裏也勻得開人手出來找事兒做。而修路說出去也好聽,且不是以服務於朝廷的徭役身份進來做工,也能自有很多。

很快方俞就招到了大批的人手,分了一大部分去修路,又分了些人手前去燒磚。

水泥路也好,紅磚燒制也罷,其實原材料就那些,待工人前來尋摸一陣子其實自己也能學會方法,但是這是朝廷管控的行業,尋常人一來是沒有條件做這些,二來私自鑄造是違法的,等同於賣私鹽和鑄錢,少有人敢在這上頭尋富貴,所以方俞用人很放心。

官道的修建進行的如火如荼,方俞連軸轉了幾個月,可算是能松快口氣了。這不,又被召回了宮裏。

“這件事情你辦的很好,當時你自請前去工部,朕還怕你吃不得苦,勝任不了工部的事宜,沒曾想竟是胸有成竹。”老皇帝叫來了茶,讓方俞喝:“早知如此,朕一早便該把你調去工部。”

方俞道:“是陛下栽培的好,若無陛下信任,修建官道一事定然不能進行的這般順利。”

“工部上來的折子朕已經瞧過了,經費充足,路已經修過了望京驛,時下已是兩個驛站之遠。按照目前的進程,到年關可以修建到長平府。”

“下官招攬了工人,年關修到長平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是修建到長平府後,尚且不知是往西邊修築往西北去,還是繼續往南。”

崇明帝頓了頓:“愛卿以為當往何處?”

“南邊富庶繁榮,若是與京都連通,到時候貿易往來定然更加便捷。西北蕭條,百姓生活苦楚,西邊戰事持續,若是往西銜接,屆時押送糧草來往軍報,以及對西北的控制和管理都有更大的作用。”方俞狡黠一笑:“微臣不敢擅作主張。”

崇明帝指著方俞,搖了搖頭:“你啊。”兩廂比較,自然是往西北修築更為實用妥帖,國家繁榮昌盛固然是好,但中央集權領土控制才是最要緊的。

“你這陣子也不必日日往工坊跑了,人都比先時要瘦削了一層,隔三差五去巡視便可,留在宮裏做事吧。”

方俞其實想說雖然是曬黑了些,但自己並不是操勞瘦了,反而是運動多了身上養的肥肉已經變成了腱子肉,不過他還是笑著應承了皇帝心疼和誇獎,畢竟誰能抵擋皇帝的認可呢。

崇明帝這陣子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相比於年中之時事故頻發的憂愁,今下是紅光滿面。

官道修建的極好,從望陽驛到京城的那三十裏路已經可以通行,放行了三日作為試用通行不收費,如今已在驛站安排了戶部的官員理事收取過路費,水泥路已經開始回籠資金。

紅磚問世,朝廷多了一項財政收入,雖賺取的錢主要用於修路,但總歸是為朝廷節省了大的開支且還有回賺,往後道路修建好通行路段變多以後,燒磚的收支便可以用作為朝廷的其余開銷。

再有一則,今年秋收除卻夏季的雨水災害,部分地區受了災,其余地方糧食豐足,朝廷很快便囤積了足夠的糧草押送往西北,供應於打仗。先時減免賦稅的試點縣城回饋良好,百姓繳納賦稅積極,比往年收稅都要快的多,且因鹽鐵降低了價格,購買者增多,無心中竟還打壓了私鹽和私鐵。秋收以後,滿倉縣的百姓馬不停蹄準備種植冬麥,耕種十分積極。

試點算是成功了,崇明帝決定趁著秋收結束,在北方一帶頒布詔令減免土地賦稅,鼓勵冬耕,而南方一帶則在年底減免,屆時做到鼓勵春耕,擴大開荒種地面積。

一樁樁,一件件都讓皇帝心情開闊至極。

次日的朝會上,方俞受到了皇帝的大肆褒獎,禦史台也很中肯的做出了附和,滿朝文武便是不喜方俞,亦或者先時唾棄懷疑過別人的決定,今朝功績擺在眼前也不得不贊嘆一句方俞實乃是個德才兼備之人。

皇帝有意提拔方俞往上走,初步定了工部侍郎一職,待到年底考評過後便可任職。其實在皇帝心中方俞的政績已經足夠坐穩工部侍郎的職位,但是畢竟年中的時候才升了一回,如今才隔幾個月又升,有些說不過去,只怕朝廷有爭議。

這番退後一步,功績又擺在了面前,朝中人自是沒人敢多說一句什麽,畢竟修路,豐入國庫之事他們未曾幹出點花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