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方俞從尹家出來並沒有急著回城裏去,在本村和附近的村子打聽了買賣土地的事情,又讓雪竹留了些方家的帖子。

帖子上印制有方家的地址和聯絡的方式,不單可以找到方家,還可以找到方家的鋪子去詢問,到時候有賣地意向的人家就會主動找上門來。

今年雲城這一帶並沒有什麽大的災荒,農戶的收成都還過的去,除了一些個別因家中突逢變故的需要賣土地,今年賣地的人家並不多,但是眼下趕著年關,還是有窮苦人家賣地過年,方俞詢問到好幾處有賣地意向的農戶收了帖子。

沒去到兩個村子天就暗了下來,方俞覺著乘坐馬車到底還是慢了些,舒適度上雖然還可以,但也只適合出短門和出遊,辦事需要效率高還得是騎馬,不過他沒什麽馬術,還得臨學。

這事兒得盡早提上日程,君子擅六藝,若是不會騎馬,以後會吃很多虧的。等回去以後,他要尋個時間去買兩匹好馬在家裏圈著,沒事的時候就騎練一番。

而這次出來的主要目的還是收地,對於賣地的事情他並沒有做太多的功課,回去後他便又安排了兩名下人去芳咀村附近的村子打聽散布買地的消息。

別的太遠的村子若非是土地特別肥沃,他暫時不打算去買,一方面是經費有限,再者是隔得太遠到時候也不好管理。

事情交待出去後,他又自行做了買地的功課。

士農工商奴,像當今商籍和奴籍者是不能買賣囤地的,商籍者沒有私人的田產,只能租用別人的土地來用,且租金比尋常籍貫者的租金要高數倍,所以商籍者不是特別需要,並不會沾染土地的事情,而奴籍者是根本就沒有資格買地。

再來說能買賣土地,賣土地又分為活賣和絕賣,其實也很好理解,活賣便是只賣出一個年限,五年、十年、二十年……

賣的時間越長,價格也就越高,賣的時間越短價格就越低,等賣地的時間到了以後,農戶可以按照當初賣地的價格再把地給贖買回來,若是沒錢或者不去贖買,那土地便繼續歸於買家使用,這使用的期間買家不會在給賣家錢。

再者,若土地發賣期間,賣地者亡故,家中沒有妻妾兒女者,買地者前去當地縣衙登記,那土地也轉歸為買地者私有。

而絕賣則是指一刀斷,土地絕賣以後就徹底失去了土地,以後也不能去贖買了,但是這也是土地最高的一種售賣價格。

一到災年,幹旱啦、洪水啦、蝗災啦……百姓收成不好的就有大批的農戶賣地,不賣地就沒有飯吃也交不起賦稅徭稅,沒有了土地之後,這些農戶很多便淪為了佃戶,也就是沒有自己私產、沒有生產工具,只能租用別人土地依附於人的農戶。

這些佃農十分悲苦,租用東家的地後,不單要耕地種植,東家有婚喪時還得充當仆役上門免費幫忙,逢年過節得送上地裏的瓜果蔬菜、家禽拜訪,若是遇上刻薄的東家,那日子可謂是苦不堪言。

方俞也查了佃農租地的收益,不同地方也不盡相同,有和東家四六分的,也有三七分的,富庶繁華一些的地方佃農的地位相對高一些,也存在過五五分的情況。

而這分成裏,是佃農占少的那一頭,好比四六分,那就是東家六,佃農四,四成的收成裏,還得繳納各種稅款,所以佃農忙活一年下來,幾乎沒有剩余,不過是一年不被餓死罷了。

這還是情況好的時節,若是時年不利,沒有收成,那可得窮死,只能再給東家借糧食過日子,第二年又借種子播種,這種時候東家就會要求自提一成分成。

方俞感慨,幸好他是士籍讀書人,否則光是挖地也能把自己給挖沒了。

過了些日子,方俞手頭上買到了三十二畝地,其中十二畝良田,二十畝薄田,都在芳咀村附近的村子。

良田是以十二兩一畝的價格買入的,薄田則是八兩,合計支出了三百零四兩,因著他都是買的絕賣的土地,雖然買的不多,但是價格花的高,也是掏光了私房錢,用了先前回喬家小喬分給他的二百兩,又加上從縣衙領到的五兩月錢,外帶從自家公賬上支了一百才把錢給清。

他初做土地買賣,十分良心,不似一些老油條東家,買了地還拖欠地款許久不給。總之他是幹不出來,天大地大農民最大,大家都想趕緊拿到錢過個好年。

其實也有諸多農戶是想活賣土地,但是方俞現在想有一些自己的固定資產作為起家發展,暫時就不考慮活賣的土地,手續多一些麻煩不說,主要是年限到了還是別人的東西,讓他覺著是租用了別的地一樣。

但是若想賺錢做生意的話,其實還是活賣的土地更加劃算一些,萬一農戶贖買不起土地呢,萬一到了時間沒人再繼承他的土地呢,那不就是以低價得到了土地嘛,不過這些都是假設有賭的成分,最直觀的還是活賣的價格要比絕賣的低上不少銀子,有了土地的使用權後,轉手再一租給別的佃農,就坐等收益了。等以後他手上寬裕起來了,還是要入手活賣土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