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3/6頁)

現在人們收聽音樂或者廣播都是收音機,體積十分大,攜帶十分不方便,而他的隨身聽就不一樣了,功能十分齊全,還能錄音,是個十分方便的工具。

何盛華眼睛都亮了,他就是個十分喜歡聽歌的人,能隨身帶著個這東西,那可不是太好了。

吳葉林更好奇隨身聽的內部結構,眼光停滯在隨身聽上面,心中癢癢地,就是想拆拆看,看看裏面的結構,這就是身為技術人員的好奇心了。

吳葉林心裏想著,自然也就問了出來,他眼裏帶著期待,“何景,我能拆拆這東西嗎?之後也要設計生產線和工藝之類的。”

“拆什麽拆啊,這東西我拿來聽歌的。”一聽這話,何盛華立馬就著急了起來。

吳葉林卻不理會他,只是看著何景,“這個工藝應該不算很復雜吧,關鍵的技術是什麽?我想先看看它的發音設備。”

何盛華有些無語了,“都說了不能拆。”事業狂什麽真的是無奈了。

何景忍不住笑了起來,趕緊拿出一份資料給吳葉林,“拆就不用了,詳細資料都在這邊,你試試看自己弄台出來吧。”

現在廠子裏的技術都是靠吳葉林帶著兩個技術員,吳葉林本身實力就十分不錯,腦子聰明,對於研究這一塊做得十分之好,何景對他也是十分放心。

吳葉林十分迅速地拿過資料,對何盛華手中的隨身聽也就不怎麽關注了,而是仔細看起了資料來。

江平更關心生產相關的問題,“何景,隨身聽的生產工藝難不難?成本大概是多少啊?有些材料會不會很難買到。”

東西一聽就知道是好東西,但生產工藝太難了也不行,這樣生產會很麻煩。成本太高了當然也不可以,因為這樣的話買得起的人就不多了。

何景:“工藝算不上難,我都是盡量采用的比較簡單的工藝,有難度的克服一下應該也就沒有問題了,畢竟還要保證性能這一塊。至於成本就跟不用擔心了,算不上很貴,我做的這個花了大概三十元左右,當然這是在有損耗的前提下,如果大規模生產的話,成本會進一步壓縮,我估計能達到二十元左右。再加上人工和運費其他的,二十五六足夠了,我們到時候可以賣個五十左右,利潤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為了降低成本,盡快占領市場,何景使用的材料都是價格比較低廉的那種,性價比比較高,所以成本真的不算很貴,現在買台收音機那也是百來塊的,對比而言,他們的隨身聽可就便宜多了,功能還更多,攜帶也方便。

“成本真的能這麽低?”江平簡直是不敢相信,要知道他們現在生產的小汽車成本就達到了十塊左右,再加上人工成本,最少都要賣十七到二十,否則就沒有多少利潤了。對比隨身聽的利潤,江平都有些後悔了,他們應該先開始隨身聽的生產的。

似乎發現了江平的想法,何景先是點點頭,之後才解釋道:“生產隨身聽需要添置不少設備,現在的生產線也不行,所以我們最好是等在玩具項目上掙到些錢了才開始。”

對比一下,何景當然知道隨身聽更掙錢,但不合適現在的景園。

江平十分迅速就聽懂了很景的解釋,他立馬就相信了,畢竟何景在這一塊才是專業的。

一邊看資料的吳葉林自然也聽到了,難得地順嘴也解釋了兩句。

“對比隨身聽,小汽車的工藝就要簡單多了,生產線也不復雜,但隨身聽就不一樣了,零部件多了很多,配件設計也需要慢慢來弄,不是那麽簡單就能開始的,我們買了廠子之後可沒有少錢買新的生產線了。”

要說何景他們想要貸款也是可以的,但何景他們就沒有想過,步子不能跨太大,現有的規模就是比較合適的,江平他們也需要慢慢成長起來,一下子將攤子鋪很大,那說不定會管理不好,直接崩塌。

何景的擔心他們自然不知道,不過現在去銀行貸款的是極少數,他們自然也沒有想過,甚至有人都不知道銀行會面對個人或者說是私人企業進行貸款業務。

江平點點頭,“也是,不過現在也不晚,我們接下來的產品就是隨身聽了。”

“清風送暖.......”

突然間屋子裏響起了音樂聲,幾人望過去,原來是何盛華將隨身聽給打開了,此時正在放歌。

江平一臉無語,“盛華哥,你哪來得磁帶啊?”

何盛華一臉笑,“嘿嘿,我才新買的,之前忘記帶回去了,正好可以試試我們的新產品,你別說,這音質真不錯,沒什麽雜音,比收音機要好。”

聽著音樂,何盛華一臉陶醉的樣子,對手中的隨身聽也是十分滿意。

“是挺不錯的。”江平也耐心地聽了起來。

一邊的吳葉林對此並不算很感興趣,反而是趕緊向何景請教一些不能理解的問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