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背叛(第2/3頁)

重明門宮變以後,元穆安以雷霆手段尋釁將四皇子與五皇子廢為庶人,六皇子與八皇子早夭,余下的七皇子則身有殘疾,早就被送往南方封地頤養。

只有他這個最年幼的九皇子尚堪一用。

更重要的是,他是婢女所生,背後毫無根基,無力與朝中的那些世家大族抗衡,謝太後需要的正是個聽話的傀儡。

這一切,他都心知肚明,並毫不在意。

不論如何,他只有先登上那個位置,將來才有徐徐圖之的可能。

“不知母後是否還有吩咐?”

謝太後將腦袋輕輕靠在肩輿後頭的靠枕上,恍惚了一瞬,方道:“你做得不錯,這幾日只沉住氣,莫讓旁人看出端倪便好。等到了那日,我自會命人給你傳信。”

她是個母親,此刻親自與旁人合謀要殺害自己唯一的骨肉,到底還是會有一絲不忍與心軟。

可是一想到元穆安冰冷無情的眼神,和這一兩年裏鏟除謝家、將她逼至忍無可忍的行徑,便又硬下心來。

三郎是她的孩子,可同時也流淌著元烈那個薄情寡義之人的血脈,一門親父子,有些秉性總是改不了。

他既然對她這個親生母親無情,那就怪不得她無義了。

“兒明白。”元燁不動聲色地掃過她的神情,恭敬地垂首應答,隨後行禮告退。

……

邊地的驛站中,元穆安正捧著小小的麻布包裹,瞪眼望著面前已經關上的屋門,好半晌才回過神來。

又一次被毫不留情地趕出門來,他終於不再像先前幾次被拒絕那樣感到惱怒、錯愕,只是有幾分無法避免的失望而已。

他嘆了口氣,低頭打開手中的麻布包裹,看見裏面的做工粗糙、歪歪斜斜的小木劍和小木槍,愣了愣,隨即露出會心的笑容。

這一看就是那兩個孩子親手做的。

不過是順手指點他們一番罷了,沒想到他們還有這樣一番心意。

一種難以言喻的溫情與暖意從心田間流淌而過。

他很少能在別人身上感受到真正的善意。

父母、兄弟、親族、臣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與偽裝。

反而是這樣普通的百姓,生來平凡,淳樸真誠,一點點小事亦會銘記在心。

而秋蕪也與他們一樣,在宮裏待了那麽多年,仍舊善良真誠。

所以,她失蹤的時候,毓芳殿的小宮女們會因此難過;所以,盡管只在涼州逗留了一年,但她離開的時候,仍舊有那麽多人對她依依不舍。

其實不論在哪裏,她都能過得很好,一點也不需要他的庇護。

他失落地搖搖頭,將麻布重新包好,轉身回自己的屋去。

這時,等在暗處的一名護衛悄然出來,跟著他轉進門去,壓低聲音回稟:“主子,京中傳來新消息。”

說著,他將袖口藏著的一枚小小竹筒遞過去,又道:“劉統領方才派人往四處探查,果然發現附近有人盯梢,想必這一路皆已被布置了探子。”

元穆安“唔”一聲,沒有多言,只是打開手中裝了密信的竹筒,就著燭火快速瀏覽。

路上有沒有探子並不重要,這本就是他能料到的事,因此馬車裏坐的仍是他早就安排好的一名替身。

重要的是京城中的情況。

如密信中所說,近來京中幾處城門看守的金吾衛陸續有幾次人員變動,看似是尋常的調動,但幾次放在一起看,就能稍稍尋到一些端倪。

除此以外,這幾日亦有數百名從荊州來的田舍郎陸續進京。這些人入京的緣由大多是投靠親眷,可據底下的人說,他們進城後,並未急著尋找所謂的親眷,而是在各個旅舍中暫時住下,每日在鬧市之處四處遊蕩,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尋常囊中羞澀的田舍郎。

這些人顯然是帶著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入城的。

由此可見,他們打算趁著聖駕入城以後再動手,也不知是不是要效仿他當年在重明門的那一出請君入甕。

“陛下,是否要派人清理路上的探子?”那名護衛問。

元穆安將看完的信舉至燭火邊,見其一點點化為灰燼,方吩咐道:“不必全數清理,只捉一兩個即可,不打草驚蛇的同時,亦不讓他們起疑。至於京中——”

他頓了頓,仿佛有些猶豫,隨後才道:“路上的護衛之職交給秦銜,讓劉奉先帶一隊人回京,布置好人手。”

那名護衛領命,很快悄沒聲息地退了下去,留元穆安一個人在屋裏出神。

朝中有人要謀反,趁著他出京的這段時日暗中布置,這些他都一清二楚。

唯一難辦的,是其中牽涉到的人。

僅存的骨肉至親,終於讓他走到成為徹底的孤家寡人的地步。

這麽多年過去了,他的內心早已麻木不已。

可現在,他忍不住想,等秋蕪知道了這些,會怎麽看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