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9章 兩難

“皇爺這是什麽意思?”出了偏殿,孫嘉淦拉住走在後面的蔣瑾詢問。

剛才在偏殿中朱怡成並沒有下決定,甚至沒有讓軍方展開行動,只是輕飄飄地說了一句此事後議就結束了會議。

這場會議如此虎頭蛇尾告終,讓孫嘉淦如鯁在喉,卻又不便直接詢問朱怡成,只能出來後問蔣瑾打探。

蔣瑾搖搖頭沒有說話,或許他也不知道,也或許蔣瑾猜出了幾分卻不說。孫嘉淦無奈嘆了口氣,同蔣瑾默默一起朝著軍機處方向走去,一行人越走越遠,身影很快就隱入了宮墻之後。

在偏殿中,諸位軍機大臣已經離去,朱怡成卻依舊坐在原位上,他的眉目微皺,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剛才朱怡成草草結束了會議,並非是朱怡成想這樣做,而是眼下的情況一時間讓朱怡成有些無法決斷。

從朱怡成個人和大明來講,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盡快派兵入藏,以防策妄阿拉布坦被滿清消滅在藏地,從而導致滿清占據藏地。

此外,哈密的嶽鐘琪應馬上出兵西域,趁滿清主力在藏地的機會一舉先拿下西域西部地區,進一步壓縮對方的生存範圍。

而今康德變法注定失敗,西域各族在滿清的壓迫下可以說民不聊生,地方反抗力量越演越烈,無論從那方面來看,都是大明消滅滿清復仇的大好機會,同時也能順勢解決西域和藏地的問題,從而把這兩個地盤直接攬入大明。

但朱怡成卻沒有立即這麽做,一來朱怡成覺得時機雖到卻還沒完全成熟,無論是西域或者藏地,這兩處不同於中原,大明現在雖有拿下兩地的能力,可拿下後對於大明來說卻是一個急重的負擔。

藏地暫且不說,先說西域。康德變法失敗後,明年西域的情況必然極其糟糕,以滿清的德性自然是不會讓西域各族好過的,掠奪西域以充滿清自身這是必然的,如果在那時候大明占住了西域,這個負擔就會從滿清身上轉移到大明身上,大明想要穩定住西域局勢,勢必然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大明雖富,卻不是可以任其索求,等到那時候其他不說,僅僅只是糧食的問題就是一個大問題。

以目前大明的運輸能力和哈密地區的建設兵團情況來看,大明在前線的糧草物資除滿足軍需外僅能再滿足部分地區需要,而要用來穩定西域西部大片地區和人口根本就不可能。

一旦大明穩定不住地方,西域那邊必然會大亂,到時候就需要大明繼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安撫穩定,這樣的話會導致大明政權承受極大壓力。

這個包袱朱怡成並不想背,眼下不背包袱,那麽壓力全在滿清身上,無論滿清如何做都和大明無關。可一旦大明接手,這個包袱就成了大明的責任了。

此外,朱怡成對西域各族知之甚深,這些各族不同於漢人,對於中原政權本就沒什麽歸屬感,等到那時候大明無論采取什麽手段都不合適,更不用說原本朱怡成就不想那麽做。

藏地的情況比西域稍好些,可真要說起來其實也好不到哪裏去。保住策妄阿拉布坦在短時間來看能夠對滿清形成牽制,可從長遠角度來看卻不利於大明未來對藏地的統治。

從這幾方面來看,朱怡成還是想再等等看,反正西域和藏地就算落到滿清手中,那也只是一時的問題而已,按照滿清的情況演變,接下來西域和藏地必然會有大亂發生。

大亂後必有大治,這才是朱怡成想看見的結果,等滿清把這些地方徹底弄個翻天覆地,尤其是舉起屠刀大殺特殺,大搶特搶後,大明再出來收拾殘局不更好麽?

可這些話朱怡成只能心裏想想,卻不能說出口。因為他是大明的皇帝,更是漢家的天子。

天子者,代天牧民,仁德這種東西雖然不能當飯吃,卻又萬萬不能沒有的。朱怡成可不想因此成為一個不仁不德的君王,這對於大明的統治同樣沒有什麽好處。

除了這些外,莊巖和潘夢園等人對於滿清的判斷也讓朱怡成有所想法,在莊巖他們看來,康德已經看出了變法的失敗,他現在是在為向印度轉進做著準備。

最多一年,甚至半年,康德必須要帶著滿清從西域和藏地脫身,從而進軍印度,這點可能性極大。因為朱怡成仔細琢磨過了,如果滿清依舊留在西域或者拿下藏地轉駐藏地的話,無論是那條路都是死胡同,根本沒有出路。

也只有轉戰印度,從而在印度這塊富饒的地區得到大量的人口和物資,滿清或許才有東山再起的本錢。

那麽對於朱怡成而言,是願意看著滿清前往印度不管不顧呢?還是直接在最後一刻出兵滅掉滿清,從而阻止他們朝著印度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