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武聖

朱怡成目光向蔣瑾投去,蔣瑾道:“嶽大將軍統領西南,勞苦功高,如今雲南平定在即更是功勛卓著,臣以為朝廷當予以嘉獎,以示其恩。其部下將士自入川後先後轉戰雲貴兩省,耗時已近兩載有余,朝廷也當有所體恤,臣建議由兵部、都督府、總參謀部為有功將士敘功……”

說到這,蔣瑾看了朱怡成一眼,見朱怡成並未有不悅之色,繼續說道:“此外,雲南一地的政事安置也迫在眉睫,就算朝廷後續要向西北用兵,地方穩固更是首要的,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西南原本就比不上中原,後勤運輸壓力頗大,所以也需慎重從事。”

蔣瑾說完,行了一禮坐了回去,朱怡成若有所思,偏殿中一時靜了下來。

“看來,當年壓了壓蔣瑾,這是對的。”朱怡成心裏如此想到。

蔣瑾的能力不容置疑,作為從龍之臣,蔣瑾的資歷在朝中也僅次於寥寥幾人。之所以當年朱怡成特意壓著蔣瑾不讓他進軍機處,一來是考慮廖煥之的原因,作為首席軍機文臣之首,廖煥之在朝中地位穩固,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作為和廖煥之一黨的蔣瑾如果同入軍機,那麽軍機處的平衡必然會打破,就算朱怡成這樣強勢的君主恐怕也難以控制。

除非,朱怡成打算學朱元璋,把功臣如果用完了的抹布般丟掉,舉起屠刀和殺李善長、胡惟庸一般。

這種事朱怡成不想做,眼下的大明不是當年的大明,時代不同了,面臨的情況也不同。再者朱怡成對於大明未來的方向有著全盤打算,如果因為政治動蕩導致大明失去了如今的活力,這是朱怡成不願意看見的結果。

再者朱怡成來自後世,並沒有朱元璋那麽心狠手辣,何況他內心中更覺得政治可以鬥爭,卻不能用這種極端手段來解決,這會給未來大明開一個極壞的頭。

除去這個原因外,朱怡成覺得蔣瑾的過於鋒芒,如果當時讓他入軍機對於蔣瑾也不是什麽好事,而且軍機處的任職期限是朱怡成定下來的,這也是考慮到以後形成常例,避免權臣久把朝政導致皇權不穩。

所以說涼一涼蔣瑾,對未來的政治延續和平穩過渡是有好處的,而現在也證明了朱怡成當初的決定沒有錯,蔣瑾在軍機處的作用在如今代理首席之位後逐漸體現了出來。

蔣瑾剛提出的建議,明著聽似乎很是尋常,無非就是讓朝廷對雲南一地的政務進行妥善安置,同時對有功人員進行嘉獎和賞賜。此外,蔣瑾還猜中了朱怡成對西北念念不忘的心思,建議假如要向西北用兵不能操之過急,必須穩固後方才能徐徐圖之。

但實際上,蔣瑾的話中還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提醒朱怡成在適當的時候召回嶽鐘琪,在蔣瑾看來嶽鐘琪雖有大功,但作為將領這些年一直領兵在外,而且自攻入四川後,嶽鐘琪不僅為大明拿下了四川一地,並且還指揮了雲貴兩省的戰爭。

也就是說,如今的四川、貴州、雲南三地都是嶽鐘琪打下來的,現在直接或間接受嶽鐘琪指揮的軍隊足有十多萬精銳,同時這三地的軍事力量大多被嶽鐘琪控制著。

雖然朱怡成對嶽鐘琪信任有加,而嶽鐘琪也在展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同時表現出對朝廷的忠心。但蔣瑾以為,這樣長久下去對於朝廷和嶽鐘琪個人而言卻不是一件好事,軍方大員坐鎮三省擁兵十余萬精銳,一旦生有異心那西南必然一片大亂。

有些事,必須提前處置,千萬不能等到不可收拾的時候再想辦法解決。滿清時期的三藩就是如此,吳三桂不就是前車之鑒麽?現在的嶽鐘琪固然忠誠,但誰又能保證他以後不會成為又一個吳三桂?

這個問題之前朱怡成從未有想過,畢竟朱怡成不是普通人,別人不知道嶽鐘琪,難道他還不清楚麽?這位歷史上的名將,朱怡成是寄予厚望,甚至力排重議直接把他擺到如此重要的位置,更是所有投明的將領中唯一一個。

而現在,蔣瑾這一番話卻提醒了朱怡成,讓朱怡成猛然想到了這些問題。畢竟人是會改變的,當手中的權利和力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人心自然會起變化。

建立宋朝的趙匡胤不就是如此麽?也許他一開始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取而代之成為皇帝。可當他的權利達到頂峰時候,就算他自己沒這個想法,不也有部下為他黃袍加身麽?

朱怡成可不想看到這一幕的發生,更不想赫赫有名的嶽鐘琪由於這因素而背叛大明,想到這朱怡成心裏有了決定。

“蔣卿說的極是,嶽鐘琪這些年的確勞苦功高,如今雲南平定在即,是應該召他回來的時候了。朕以為以其之功,加少保如何?”

“皇爺英明!嶽大將軍加封少保眾望所歸,臣以為不如再蔭其子,以示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