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0章 愁雲

周氏只想安穩,絲毫沒有趙弘燦之前的野心,至於新的宋王趙之埰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十一歲的孩子再聰明又能懂得什麽?何況拿主意的一個是他的母親,另一個是他的老師,對於他們的決定自然是不會反對。

在彭榮的勸說下,周氏很快就下了決心,她同意彭榮的建議,以趙之埰的宋王的名義立即向大明上書,以求得冊封,同時徹底投向大明,以求當一個安穩的王爺。

不過周氏還有兩層顧慮,第一層就是擔心自己和兒子一旦真的投靠了大明,大明是否真能保他們榮華富貴?而不會之後找他們的麻煩?雖然周氏是婦人不懂什麽大道理,不過歷朝歷代的事件還是知道一二的,再加上周氏平日好戲,這戲文裏不也唱過亡國之君的悲慘之事麽?就算是當年趙宋代周,柴家也好不到哪裏去,而如今趙之埰恰好又是宋王,這難道是巧合?為此周氏還是有些不放心。

“太妃不必多慮,大明乃天下之主,再者宋王殿下乃是順應天命投明,大明定會善待宋王一脈。至於太妃所擔心的事更不可能發生,要知道老王爺當年稱宋王之時就已是大明臣子,說起來如今王爺繼位,是順理成章。既然如此,作為臣子上表朝廷以求冊封,天子只有欣慰何來怪罪一說呢?再者王爺主動交出兵馬,更是忠心之舉,大明天子乃千古明君,厚待是一定的。”

說到這,彭榮特意舉了個例子,這例子就是琉球王尚氏一脈,如今尚氏主動去國,大明以親王爵位待之,並在本土妥善安置。尚王同樣年幼,但大明優厚和禮數半分不差,除了去國主之外,其余一應待遇依舊如故,而且大明天子還承諾,尚氏後人不僅可以繼承其爵位,如有才者也可出仕,以此來看,宋王歸明未來的保障是一點問題都沒。

“太妃您想,尚氏可是真正擁有一國之國君,大明都能如此善待,何況您和王爺呢?”

聽到這,周氏這才總算放下了心。可轉念一想又擔心趙弘燦的舊部,雖然現在新王繼位,廣西這邊也算太平,可前線那些將領卻不知道是什麽想法,尤其是趙弘燦的心腹提督郭永,此人對趙弘燦是忠心耿耿,而且現在他在雲貴邊境手握重兵,節制前線所有軍隊,一旦有所異心不聽命令,決議反對的話,那麽周氏也拿他沒有辦法。

聽到這話,彭榮淡淡一笑,這事他早就有所安排,自然不會讓郭永如意。郭永如果知趣的話那麽沒問題,到時候就算不能再繼續帶兵掌握兵權,給他一個富貴並不難。可一旦郭永得知趙弘燦的死訊後起了什麽心思,那麽就不要怪他彭榮心狠手辣了。

所以說,一切的關鍵都在桂林,只要說服了周氏和新宋王,桂林掌握住在自己手裏,那麽整個廣西就在自己全盤算計之中。至於貴州那邊,也就是郭永麻煩些,可也翻不起什麽風浪來。

就這樣,周氏最終把此事托付給了彭榮,彭榮心中歡喜之余也向周氏下了保證,並且向周氏提議以宋王的名義下令給貴州前線各將士,以做好萬一郭永有變的準備。

對此周氏自然是言聽計從,答應了下來。就這樣,當天就以宋王趙之埰的名義,兩道文書由桂林發了出去,一道是給大明天子的上表文書,其中內容自然就是彭榮所說的那些,一方面是要求天子冊封,另一方面是主動提出交出所擁地盤和部隊,以表對大明忠心。

至於另一道文書自然是給貴州那邊的,這道文書並非直接給郭永,而是發給投靠彭榮的幾個將領,讓他們做好解決郭永的準備。至於郭永那邊,由王府另外發去一封信函,函中只是告知趙弘燦死訊和趙之埰即位的消息,並讓郭永盡快返回桂林議事。

這些都是彭榮的安排,可以說是一環扣著一環,早就安排得妥妥當當。再者,其中不僅有彭榮謀劃,同樣還有錦衣衛的協助,張冉提前安排好的錦衣衛早就做好了準備,彭榮在桂林之所以那麽順利,錦衣衛也功不可沒。

眼下搞定了宋王,接下來就是郭永這邊了,郭永此人是趙弘燦的心腹不假,對趙弘燦忠心耿耿也沒錯,可其實郭永本身的能力並不強,他當年在廣東任總兵之時就不以善戰著稱,其地位完全是靠著趙弘燦的提協才慢慢爬起來的。

趙弘燦能夠以廣西之力拿下貴州大部,並非是郭永的能力,他靠的是自己手下驍勇善戰的狼兵和其他幾支編練的新軍,再加上幾員能戰的將領。此外還有著天下大局變化的因素在,這才能夠有如此戰績。如果僅僅只是靠郭永,以他的能力恐怕做不到如此大勝。

可不管怎麽說,郭永的身份和地位擺在這邊,再加上趙弘燦對他的信任,這才讓他擔任提督。而彭榮也恰恰是明白這點,在之前就故意建議趙弘燦把前線總指揮的權利交給郭永,他這麽做表面上似乎是為趙弘燦分憂,同時也是示好郭永,可實際上彭榮是利用郭永和其他將領之間的矛盾,故意用這方法來挑唆離間,以為之後的謀劃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