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1章 理想和現實

董大山這句話算是說到朱怡成的心裏去了,其實在南京的時候,朱怡成就著手開始改革兵制,如今大明的兵制和之前有所不同,但因為一直戰爭未能停息,尤其是眼下神州沒有全部平定的情況下,這個改革並沒有全部完成。

按照朱怡成的設想,未來大明的軍隊是一支職業軍隊,但這種職業軍隊卻和原來朱元璋的想法是不同的。

當年太祖朱元璋開國,之所以設立軍戶的主要目的其實也是想打造一支職業軍人。但是朱元璋的想法太過於理想化,他是采取的把人分戶管理方式達到目的,比如軍戶就是軍人,只要你是軍戶那麽一生下來就是當兵吃糧的軍人,所考慮的不用別的,只要他們能夠好好訓練做好本職而已。

至於農戶,理所當然那就是安心種田,搞好生產了。匠戶同樣如此,做好自己的工匠本職,打造武器以滿足軍隊需求。至於其他的戶籍同樣也是如此,人人按部就班,根據規劃來各司其職。

朱元璋的出發點不錯,可是他恰恰忘記了人性的問題,天下事哪裏有他想的那麽簡單?在他開始設置這些規矩的時候,一切按著他的意願在發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一代人換了一代人後,這種方法的弊端就開始暴露出來,再加上一些內外的各種因素,這套規矩在百年之後就徹底崩潰。

而朱怡成所希望的軍人職業化卻不同於朱元璋,他的方法基本和後世的征兵制度類似,而不是把人的一生甚至包括他們後代子孫全部限制在一個行業中。

在初期,這種制度朱怡成推行的有些成果,畢竟隨著大明的復起,軍人的地位開始上升,征兵也比較便利。但隨著大明的地盤擴大,再加上這仗越打越大,部隊也越來越多後,這種制度的弊端同樣也顯露了出來,考慮到這些問題,朱怡成無奈只能采取征兵和募兵並用的方式,再加上收編清軍的漢軍和團練進行整編等手段,以滿足大明在軍事力量上的需求。

所以直到現在,大明的軍事改制朱怡成依舊還未完成,作為軍中大佬的董大山自然是明白這點的。所以他建議不管是設置京營或者是大明的其他軍隊,如果想要徹底解決問題,僅僅治標是不夠的,必須要治本。

“董中堂說的沒錯,臣也贊同這點。”莊巖這時候開口道:“依皇爺的設想,如能成功的話這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不過皇爺,如今天下未能全定,此事只能徐徐圖之,萬萬不可操之過急。”

莊巖這句話讓眾人表示贊同,尤其是廖煥之當即點頭道:“依臣之見,如今還是按原來的規矩設置京營,至於之後的事慢慢來。”

朱怡成微微點頭,心裏同時嘆了口氣,這的確是急不來的事,如果要徹底改變制度問題那必須等解決掉滿清的問題再說,再加上征兵制度在這個時代也是有弊端的,朱怡成這些年也正是因為碰了釘子才明白過來。

後世的時候,無論是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征兵制是大多數國家所擁有的一個相同的制度,甚至有些國家采取的是全志願兵役制度,以保證國防力量和軍事實力。

但要知道後世的國家生產力和現在相比是天壤之別,在後世科技發達,生產迅猛,個人所創造的財富是如今的幾倍甚至百倍之巨。而現在的大明別說達到後世的最低標準了,在未經歷過產業革命的大明眼下依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業國,其生產力依舊不高。

在這種情況下,人力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成年男子在一個家庭中就是頂梁柱,如果失去了這個頂梁柱,那麽一個普通的家庭就會面臨滅頂之災,而不是像後世那樣不會受到什麽影響。

所以征兵的難度和對社會的影響就會有很大的問題,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所在,朱怡成的兵制改革只能進行一半而無法全其之功。

對於京營的設置,基本就這麽定下來了,朱怡成讓軍機處盡快完成對京營的編制,責令總參謀部進行配合。

由於現在大明已經進入火器時代,朱怡成特意指出,未來的京營無需按之前的規矩來生造硬搬,至於規模也不用那麽大。

整個衛戎區可包括北京城及北京周邊地區,總人數以不超過三萬人足以。其中之前滿清在豐台設置的大營倒是可以拿來一用,以作為之後京營的所在。當然了,對於北京城的保護,京營也是重要工作,所以京營部隊還會有一支幾千人的精銳直接在北京城進行駐紮,但其指揮權如何設置也需要軍機處拿出具體方案以供朱怡成閱後再定。

這件事就這樣確定了下來,說完京營之事,接下來談的是馬功成攻略山西一事。在幾日前,馬功成已經開始準備進攻山西了,等待了這麽些日子,大明終於要向山西下手,而這一次軍事行動也代表了大明開始對滿清在關內的勢力最重要的一擊,同樣也是徹底把滿清解決掉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