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2章 為何問朕

朱怡成點點頭:“江北軍是一支精銳,在江北向來戰功卓著,如今江北軍歸我大明,重新整編為明軍一部既是大勢所趨,同樣也是為天下留下這支百戰之軍。此次整編,朕的原意並非是要拆散江北軍,而是要把他打造成一支更為強大,也更適應先進戰法的強軍,不知嶽將軍有何看法?”

“回皇爺,對於江北軍的安排自臣而下無不敬佩,正如皇爺所言,江北軍雖強卻有其缺陷,如此整編對於江北軍是大有好處,何況朝廷並未虧了江北弟兄們,軍中將士無不感激皇爺的恩典。”

擺擺手,朱怡成笑著道:“所謂恩典就不用講了,這也算是朕的一點私心吧,不過在你看來江北軍整編中有無不妥之處?今日君臣對話並非朝堂,朕想聽聽你心裏的話,不必顧慮。”

嶽鐘琪遲疑了下,投靠大明後,大明對他的江北軍進行整編,要說一點想法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不過大明或者說朱怡成的看重,江北軍整編進行的還算順利。

但有一點,那就是部隊今後的未來。作為一支降軍,嶽鐘琪一直在考慮將來這支部隊的定位。雖然眼下他依舊是這支部隊的統帥,可是朱怡成真的放心把這支部隊依舊交到他的手裏麽?

入了大明後,嶽鐘琪自然也了解了一下明軍的結構,在入京後曾逸書又同他詳細講解了大明各部的情況,其中他最為關心的兵部和軍部自然也在其中。

大明和滿清不同,再加上朱怡成如今又在原有的明軍基礎上進行了改制,獨立於兵部外創建了陸軍部和海軍部,再加上總參謀部這三大部。至於原來的五軍都督府也依舊存在,所以導致大明兵制已和之前大不相同。

按照朱元璋建立大明後的祖制,實際上五軍都督府才是軍方最高的權力機構,但在後來勛貴沒落,五軍都督府成了虛銜,實權逐漸就落到了兵部手裏。

之後,大明皇帝為了同文官爭奪兵權,又逐步以禦馬監等機構再一步分去了五軍都督府的權利,最終導致京營直接被皇帝掌握,而地方部隊卻在兵部控制之下的奇怪格局。

等到前明末年,天下大亂,軍頭開始崛起。朝廷也失去了對地方的直接控制,兵部的權利同樣大不如前。至於所謂的京營更是不堪重用,聽起來似乎不錯,但早就是一個空架子了。

而朱怡成對軍事上面的改革看起來似乎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改制,也就是重新劃分對軍隊的控制,似乎有一些太祖皇帝時候的跡象。其中有一點是非常突出的,那就是朱怡成在正式監國之前就已經自任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之職,並以大都督之名正式開府建衙。

由此可見,朱怡成親任大都督不僅是提升了五軍都督府的地位了權利,而且直到現在皇帝依舊還兼任大都督之職,更表明了五軍都督府的重要性。

再加上對於兵部的改制和陸軍部、海軍部、總參謀部的設立,使得軍方一共擁有四大軍事機構,但這些軍事機構的智能各不相同,相互之間既有關聯又有著牽制。

換而言之,用後世的目光來看,五軍都督府就等於是三軍統帥部,或者說類似三德子的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朱怡成也就是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元首。

而兵部自然就是戰爭部或者說是後世的國防部,至於陸軍部、海軍部和總參謀部那就不同解釋的,從自面上就能看出這些部門的職權範圍。

這些改制,正是朱怡成參考後世的軍事機構進行的調整,從目前情況來看運行也算不錯,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或許十幾年後,朱怡成就能以此循序漸進,徹底完成整個大明的軍事結構確定,從而徹底消除之前的弊端。

當嶽鐘琪搞明白大明的軍制結構後,作為一個優秀的軍事將領也不得不承認朱怡成搞的這一套的確與眾不同。更重要的是,大明在這一套制度中不僅消除了軍閥可能出現的跡象,同時也加強了中央對軍隊的控制力。

但是,這麽一來,嶽鐘琪要想再繼續執掌江北軍的軍權就難得多了,所以這也是他所顧慮的,雖然他知道作為降將,明廷極有可能會把他調任其他職位,甚至不再直接領兵也是有可能的,對此嶽鐘琪有過心理準備,但他內心深處卻依舊想帶兵,可是這些話卻不能說出口,一旦講了出來被皇帝誤會他有野心就不好了。

“整編一事臣並無覺得不妥,正如臣剛才所言,我大明自有大明的規矩,不過臣只想求皇爺一個恩典。”斟酌再三,嶽鐘琪終於開口道。

見朱怡成並未有不悅的表情,嶽鐘琪繼續道:“臣那些部下都是純粹的軍人,有些人雖然職位不高,但在戰場上敢殺敢拼,雖當年在臣麾下做了些錯事,但罪在罪臣,他們僅僅聽命行事而已。所以臣鬥膽懇請陛下在軍中給他們一條出路,以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