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5章 政治

“皇爺,關於西南倒是有一事需皇爺定奪。”

“何事?”

董大山當即告訴朱怡成,貴州那邊有幾個土司和頭人接觸大明,意圖表示投靠大明,並且還送了不少金銀給馬功成,對此馬功成考慮後留下了金銀卻未敢專斷,把此事報於了軍機處。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朕如何未接奏報?”朱怡成皺眉問道。

“回皇爺,昨日剛到的軍機處,因臣要入宮面聖,故就沒再同其他事件一起奏報。”董大山連忙回道,同時從懷中取出一份奏折遞上。

微微點頭,朱怡成接過奏折翻看了起來,這是一份馬功成送往軍機處的奏折,其中的內容和剛才董大山所說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更為詳細。

如今貴州幾方勢力錯綜復雜,各股力量已打成一團,在這種情況下地方的土司和頭人暗中派人接觸大明,提出棄清投明的意圖,並表示他們向來就是忠於大明的,其司職要輪起來還是當年大明授予,所以依舊還是大明的臣子。

此外,這些土司和頭人還提出要求,希望大明能夠給予他們一定的支持,並且允許收復貴州之後繼續保留他們的土官之職為大明效力。

奏折中還附了一份幾家土司聯合寫給馬功成的信件,這份東西倒是寫的頗有文采,應該是找了個秀才或者舉人寫的,洋洋撒撒近千言,讓朱怡成看得暗暗好笑。

“馬功成讓臣告知皇爺,那些土司和頭人共給了黃金六百兩,白銀五千兩,還有各色特產若幹,這些東西已記冊在案以作軍用了。”

“手筆不小呀。”朱怡成笑著道,對大明來講這筆財富算不得什麽,可是對於賄賂來說的確不是小手筆,何況貴州原本就不是富庶之地,這些土司和頭人能一下子拿出這麽多東西來著實不容易。

“此事你怎麽看?”朱怡成並未決斷,反而直接問起了董大山。

董大山似乎早就知道朱怡成會問他,當即回道:“臣以為此事或可以行之,貴州局勢錯綜復雜,如今力量最為強大的為三股,也就是貴州本地的清軍、廣西入桂的清軍和高進所部。但貴州之地和其余地方有所不同,民間土司和頭人的力量並不能忽視,何況大山叢林處處皆是,山民均為其掌握,歷朝歷代,朝廷治理貴州無不需這些人配合。如今,既然他們願意投靠我大明倒也不是一件壞事,倒不如適當地扶持一把,以利將來收復其地後穩定地方。”

朱怡成聽後並沒什麽反應,只是靜靜坐著,董大山見朱怡成如此表情心中有些惶惶,想了想後又道:“不過這些土司和頭人向來不服王化,依仗其勢力對抗中央無論前朝還是滿清之時常有發生,這些人是否真心向我大明還未知,一旦讓他們坐大也是隱患。”

聽到這,朱怡成心中暗嘆了聲,董大山雖是良將,同時也是軍機大臣,但他畢竟是軍人出身,就連馬功成同樣也是如此。讓他們判斷戰局,帶兵打仗是沒什麽問題的,可是從政治角度方面的目光就有些局限性。

對於雲、貴、桂三省的戰略,朝中真正知曉朱怡成打算的人並不多,鄔思道是一個,廖煥之或者也猜到了幾分,而董大山他們就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

一直以來,朱怡成讓明軍在三省止部,僅僅只是占領其邊境幾處要地,卻始終未下達攻擊的命令。從表面看朱怡成是考慮明軍兵力不足和西南三省地形復雜,再加上中原之戰還未有結果,大明暫時不想多開戰線,以集中力量先解決中原之敵後再圖西南。

這些只是表像,真正的原因固然有之前說的那些,但更重要的是朱怡成想借這次機會把西南三省重新整合,徹底解決之前的土官問題。在朱怡成看來,西南三省打得越亂越好,死的人越多越好,如果能就此驅虎吞狼,使得土官在三省瓦解,從而失去了控制山民和地方的力量,那麽對於未來的長治久安就極其有利的。

要知道從前明時期就試圖在三省搞改土歸流,卻始終未能成功。而真正的歷史線上,康熙死後雍正上台,同樣也搞起了這一套,但其效果並未想象的那麽好。

甚至因為地方的反彈和其他因素,導致乾隆時期鬧起了兵變,大小金川之戰前前後後打了十幾年,耗費數億銀兩,前後投入近百萬人這才強壓下去。就算這樣也未能徹底改變什麽,改土歸流最終依舊流於形式,百年之後土官依舊,中央還是未徹底掌握地方,這種情況直到新世紀後才被解決。

所以,朱怡成考慮到這些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但這個事可以做卻絕對不能說,再怎麽樣,西南三省向來就是神州大地的一份子,從大的方面來講那些山民甚至土官也是大明的子民,如果堂堂大明天下,表面上以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以武力和仁德布以天下,暗中卻巴不得西南三省自相殘殺,相互殺得個幹幹凈凈,這種事一旦傳了出去,大明的臉面何在?朱怡成的臉面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