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陸曼的猶豫(第2/3頁)

“而我……只是在前期給了他一些意見和參考。並且支持了他。”

聽到徐兆嶸毫不隱瞞的承認了這件事,陳言的目光也沉了下來。他道,“徐總,我需要一個解釋。”

徐兆嶸笑了笑,說道,“陳總不要著急。”

“其實,我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你和我,都是影視行業的。應該知道電影的三段式結構。”

陳言“嗯”了一聲。

三段式結構是電影敘事手法裏,最普通也是最經典的一種方式。

大致就是把一部電影分為開頭,中段和結尾三段。然後套用結構,來演繹一部電影。

一般來說,最開始是一個故事的開始,之後來一個小高潮亮相,既讓觀眾代入了進來,也讓觀眾因為主角“境遇”的變好,而開心。

之後,中段會遇到一個大的危機。讓主角跌入谷底。

再最後,主角通過一系列的千難萬險,成功的度過這個危機,並且功成名就。達到電影的高潮。電影也隨之結束。

這種結構的應用很廣,其實不僅是電影拍攝,電視劇,戲劇,小說,等等,很多也都會應用。

所以徐兆嶸一提,陳言就清楚。

徐兆嶸說道,“之前,張導其實是不想和你們有正面沖突的。”

“畢竟,你們近幾年的戰績實在太彪悍了。整個影視圈都沒有幾家敢和你們掰一掰手腕的。”

“所以,我在那想啊。你說,就算《流浪星球》大爆,遠超張導的電影。這又有什麽意義?”

“畢竟,電影本身就是高投入,高風險的產品。”

“一部電影拍的不好,或者被趕超,也並不是什麽問題。”

“陳總你還是無法打擊張導在圈內的威信和地位。”

聽到徐兆嶸的話,陳言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

“所以,你去主動慫恿了張導,給他出謀劃策,讓他來與我們為敵、做對?”

“讓我們陷入危機,引起更多的關注,讓整個事件更加的傳奇?”

徐兆嶸笑著說道,“算是吧。”

“目的沒錯。”

“但我並沒有讓他和你們為敵。”

“我只是給了他……信心。”

“他相信你們這一次很可能會失利,相信自己會成功。”

“再加上你們之前的矛盾,這一切就順理成章的誕生。”

聽到徐兆嶸的話,陳言的目光閃爍。

過了一會,他說道,“明白了。”

徐兆嶸在電話那邊又輕笑了兩聲。

接著,兩人又聊了幾句接下來的“計劃”,然後就掛斷了電話。

掛斷電話以後,陳言並沒有返回辦公桌前,他手拿著手機,望著外面的雙子大廈,在那沉思著。

不得不說,徐兆嶸的這個計策確實非常的巧妙。

就像是他說的,如果張導上來就認慫,和陳言不硬碰硬。

那麽事情就會變成之前幾部電影、電視劇時遇到的問題一樣:陳言再強,對方不應戰。陳言就像是虛空打拳一樣。

雖然依然很漲影響力,但總是不夠酣暢淋漓。

所以,如果能讓張導跳出來,和陳言打擂台。並且降低陳言的聲音,壓低圈內圈外對晨露影業的評價。

那麽,當最後事件高潮,晨露影業把張導碾壓下去,這才會讓人覺得熱血沸騰,這才可以大幅增加晨露影業的傳奇度,話題度。

不過……

徐兆嶸的話,陳言其實也只信了一半。

畢竟,按照徐兆嶸的解釋,這個計劃完全是為了陳言。

但是反過來想,這個計劃,又何嘗不是一個有利於張導的計劃?

如果《流浪星球》撲街,張導的電影大火。

那麽,到時候損失聲望,成為墊腳石的就成了晨露影業和朝陽計劃。

晨露影業和朝陽計劃這幾年在圈內聲勢一時無二,張導正面作戰,堂堂正正的擊敗,他成為圈內排名第一的大導演,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所以……這其實只是一個兩頭下注的計劃。”

“只是看到底哪方更強,哪方獲益罷了。”

看穿了這個計劃的本質以後,陳言搖搖頭。

怪不得徐兆嶸說只是給了張導“自信”。

他確實沒說謊。

不過,徐兆嶸不愧是趙宣、楊柔都評價危險的老狐狸。這種時候,還能找出這種表面上“三方都能贏”的計劃。

不過……誰又不是呢?

陳言也是和楊柔這幾天,商議了很久,才決定和徐兆嶸“合作”。

讓徐兆嶸親手把徐氏兄弟葬送。

之後,陳言和楊柔再順水推舟的,讓徐氏兄弟這個大廈倒的更快一點。

至於,在這個大廈倒塌的時候,會不會順便把徐兆嶸砸死。

這就和陳言、楊柔無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