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新生入學(第2/5頁)

作為一名流民,列農·科恩經歷了很多。

他曾在索倫堡難民營的工地上,為聖索菲亞大教堂的修建而揮汗如雨;也曾經歷過風餐露宿、饑腸轆轆,體會過顛沛流離的心酸與艱難。

不過,與其他的平民不同,在艱苦度日之余,列農·科恩始終對這個世界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對於他所見到的一切事物,都秉持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求知欲。

糧食的產量與什麽因素有關?

為什麽有的地方肥沃,有的地方貧瘠?

簡陋的笨拙的農具是否可以進行改良和調整?

或許對於旁人來說,這些問題並沒有什麽用處,也不會耗費腦筋去胡思亂想,畢竟……當自己連肚子都填不飽的時候,哪有閑心去想這些?

但是,列農·科恩卻總是想要追根溯源,去動手實踐。

而等到列農·科恩被認定為流民,並且跟隨著流民的隊伍來到伊達爾公國的土地上之後,他的好奇心再度被放大,求知的欲望也變得愈發的強烈。

伊達爾公國的一切都讓他感到無比新鮮。

由魔法驅動的魔導燈具,可以點亮漆黑的夜幕;由某種泥漿鋪設的道路,可以在連綿的暴雨中避免泥濘。

魔導工業化的普及,使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民眾可以接觸到很多他們從來都不曾了解的東西,也讓他們擁有了對於未來生活的期盼。

所以,當列農·科恩在索倫堡難民營做工的那段時間,他時常會在休息的時候,自己一個人躺在難民營旁的小山坡上,去思考這些從未見過的新鮮事物。

也正是那裏,他遇到了戴爾伯爵。

在戴爾伯爵伍利·丹尼斯口中,列農·科恩第一次知道,原來在這片位於帝國東部的神奇的土地上,平民也擁有著學習知識的機會。

所有民眾都可以通過《伊達爾日報》了解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大事小事,也可以在雙點學院學習拼寫和朗讀。

在伊達爾公國,平民也可以擁有改變命運的渠道,也完全可以通過努力的工作獲得更好的生活。

所以……

在聖索菲亞大教堂正式竣工,伊達爾公爵布魯諾·斯圖亞特在這座教堂裏宣誓成為新教的“信仰守護者”之後,列農·科恩也向自己的父母稟明了去意。

他想要去伊達爾城,想要參加考試,想要改變自己未來的生活。

列農·科恩的父親明白,自己兒子的腦袋裏有著無數亂七八糟的想法,也從來不會安於現狀,再加上伊達爾公國的確與其他的任何一個貴族領都迥然不同,

因此……

列農·科恩就這樣踏上了自己一直夢寐以求的道路。

他在雙點學院聽過伊莎貝爾的數學課,也靠著自己借來的《伊達爾日報》學習拼寫。

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裏,列農·科恩靠著自己的家人提供的那些少得可憐的銅板,靠著同學的接濟,沉浸在雙點學院所教授的知識當中,並參加了最終伊達爾公立大學的入學考試。

只不過,

在離開的時候,列農·科恩並沒有說自己想要參加的是伊達爾公立大學的入學考試,而是聲稱自己要來參加伊達爾公國的第一次公務猿考試。

因為在很多底層的伊達爾平民看來,與成為公立大學的學生相比,伊達爾公國的公務猿考試才是性價比最高的。

而且只要成為了政務廳或者其他官方機構的公職人員,他們便可以拿到由公爵大人發放的薪酬,不但有面子,而且還可以在養活自己的同時,貼補家用。

也正是因此,報考伊達爾公務猿考試的人數,顯然要比報考伊達爾公立大學入學考試的人數多得多。

但列農·科恩並不在乎這些。他只知道……伊達爾公立大學的理工學院,是一個可以解答他所有疑惑的地方,是一個可以讓他盡情的探索知識的地方。

“姓名?”

報到處工作人員的話語,讓沉浸在回憶中的列農·科恩回過神來。

“列農·科恩,雙點學院畢業生,來自索倫堡難民營。”

他連忙回答道。

“你就是列農·科恩?!”

聞言,在場的幾人皆轉過頭,一臉驚詫地打量著眼前這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

身為伊達爾公立大學的工作人員,他們都對於列農·科恩這個名字印象深刻,因為……在伊達爾公立大學第一批新生的入學名單之中,列農·科恩的名字,排在首位!

而且最重要的是,列農·科恩乃是在本次數學考試之中,唯一的一名數學滿分得主!

要知道,數學考試的題目可是由伊達爾公爵布魯諾親自擬定的,上面不但有大量復雜的運算,還包括了不少的幾何學知識以及實際問題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