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新城!(第2/3頁)

不會少收哪怕是一枚銅板,但也絕對不會多收任何一分錢款。

而發生在瓦倫斯城的變化,當然不僅僅體現在稅收層面。

在布魯諾的多次叮囑之下,習慣了幹凈衛生的城市環境的老福特,也將創建“伊達爾文明城市”定為了自己管理瓦倫斯城期間的一個重要目標。

要知道,不同於伊達爾公國的其他城市,地處艾德河西岸的瓦倫斯城雖然充當了伊達爾公國眺望帝國內陸的橋頭堡,但同時也將直面那些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流民。

縱然布魯諾在瓦倫斯城駐紮了大量伊達爾士卒,並且還在綿長的邊境線上架設了許許多多的高大的鐵絲網,希望流民們能夠通過海關依次進入伊達爾公國的土地。

但是,這種簡易的攔截手段卻終究會存在著大量的疏漏。

縱然每日都會有由伊達爾士兵組成的巡邏隊,在邊境線以及平原之上進行巡邏、查驗身份,但卻依舊會時不時地發現流民摔倒在路邊的屍體。

這些未經海關檢驗就莽著頭闖入伊達爾公國的流民,根本不知道伊達爾公國對待流民的政策,也不清楚哪裏會有為流民們提供飯食的地方、哪裏才是城鎮所處的方向。

所以……

縱然來到了伊達爾公國的土地上,他們卻也依舊失去了性命。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老福特才會對瓦倫斯城的衛生狀況格外關注!

暴露在外的屍體可能會滋生瘟疫,而臟亂差的衛生環境也可能導致疫病的傳播,在布魯諾的影響之下,這樣的觀點早已成為了整個伊達爾公國上下共識。

因此,老福特將瓦倫斯城劃分成了無數個社區,並且在每個社區都會設立一套完整的基層行政管理體系。

而這還不算完,為了激發基層公務猿的積極性,老福特甚至在布魯諾的指點之下,率先在瓦倫斯城出台了伊達爾公國的第一套“衛生評優”制度。

瓦倫斯城的各個社區每個月都會隨機進行一次衛生評比,由專人負責查驗各個社區的衛生情況。

包括但不限於各樣的垃圾、人和牲畜的排泄物、在窪地附近形成臭水溝……

在基礎分相同的前提下,每發現一處類似的錯漏和問題,就會給所在的社區進行扣分,並且在經過統計和排序之後,列出每月的評優名單。

排名前列的社區會受到贊揚,而且當取得前幾名的次數達到一定要求之後,表現優異的社區甚至還可能在年末的時候,獲得由伊達爾公爵布魯諾許可的“精神文明獎”!

若是得到了“精神文明獎”,那可不僅僅只是獲得了榮譽這麽簡單,獲獎社區的所有工作人員,甚至還可以得到獎金激勵!

而既然排名靠前的社區可以得到表彰和獎勵,排名靠後的社區,也自然會遭到詰難。

每次衛生評優的排在最後一名的社區,都會被老福特好好地敲打一通。

若是屢屢排名落後的話,所在社區名字甚至還會登上公務猿內部發行的《參考消息》,在所有伊達爾公務猿的眼前“出風頭”。

也正是在“衛生評優”制度的督促之下,瓦倫斯城的各個社區都對城市之中的衛生狀況格外上心。

有的社區甚至還以每天一枚銅板的價格,雇傭了好些年紀偏大、難以下地幹活的老頭老太,整天在社區裏閑逛,搜尋街頭巷尾的垃圾,也算是創造工作崗位、改善人民生活了。

而對於社區之間的內卷現象,老福特自然也是樂見其成。

畢竟……

公務猿們卷得越厲害,瓦倫斯城的市容市貌也就越發的幹凈整潔,發生疫病的可能性也就越發的微小。

也正是在各個社區的協助落實以及老福特有條不紊的治理之下,平民們原本在戰爭的沖擊下變得支離破碎的生活,也逐漸恢復成了從未有過的井井有條的模樣。

但是在此時此刻,在瓦倫斯城中央臨時搭建起的瓦倫斯政務廳中,老福特卻是眉頭微皺。

的確,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民眾們安居樂業,能吃飽能穿暖,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生活水平,都比曾經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是身為如今管理著瓦倫斯平原的政務官,老福特卻早已察覺到了隱藏在這番盛世圖景之下的陰暗面。

伊達爾公國接手了這片廣袤的疆土,接手了無數無家可歸的流民,但是在與此同時,卻也同樣接手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害蟲”。

奧丁人的侵襲讓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民眾,都成為了無家可歸的流浪者。

他們之中有世代以耕種為生的農民,有沿途叫賣的商販,有曾經為貴族服務的農奴,但同時也有隱藏在街頭巷尾的地痞流氓,有打家劫舍的盜賊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