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2/3頁)

所以劉秀只能前進!爭取殲滅岑彭主力,縱然拿下襄陽、反推到老家南陽無望,好歹能確保今後數年間,禦魏軍於江漢,為西進吞並巴蜀,達成南北分治贏得時間。

眾將明白了劉秀堅定的戰心,不敢復言,他們旋即望向地圖,隨著漢軍奪取藍口聚,岑彭退路已斷,現如今只有一個選擇……

“全力北進,突破藍口聚之阻,回歸襄陽!”

……

“大將軍說什麽?”

與此同時,當陽長坂坡,魏軍屯糧之處,留守此地的荊州刺史陰識看著剛剛歸來的岑彭,滿臉的不可置信。

“我說,藍口聚丟了也無妨。”

岑彭臉上並無潰敗狼奔的沮喪,只有點小傷心:為那些被漢軍圍殲的後隊將士遺憾。

說起來,這倒是一樁出乎其意料的事,賈復拼得太猛,劉秀來得太快,導致本能撤出的萬余人落在後頭,而岑彭為了大局,也不可能回頭去救,只好眼睜睜看著他們喪師。

但藍口聚不同,那本就是岑彭安排的一樁戲:故意留不多不少的兵,再遣人假裝去救,可路上拖拖拉拉,趕不上漢軍的步伐。

這兩件事結合起來,倒是讓他的“潰敗”看起來更像真的了。

岑彭遂決定將計就計,下令道:“使三軍停止北進,於當陽就地屯駐,準備禦敵。”

“大將軍!”陰識依然不明所以,他這位更始降人,眼下反而最擔心魏軍敗績,急忙勸阻道:“長坂雖險,卻不足以阻礙劉秀,所屯糧食雖眾,卻也只夠月余吃食,與其空待於此,不如迅速北進,突破藍口聚,回歸襄陽守備,此方為萬全之策。”

岑彭冷笑:“劉秀、馮異尾隨於後,就盼著我難遏歸心,倉促北上,吳軍正好能追亡逐北,免去一場血戰……”

“當然,以我軍之強,突破傅俊防線,潰圍而出不是難事,但若真如此,兩軍脫離交鋒,劉秀必退保江陵,有舟師泊於雲夢,隨時能夠南渡,那南漳河被殲的萬余將士,豈不是白死了?”

陰識恍然:“大將軍,莫非……”

岑彭大笑道:“劉秀以馮異為誘餌,置於江陵釣我,欲一舉殲之。”

“而我,也不過是陛下置於金鉤之餌,要釣的,正是劉秀按捺不住,親征江漢!”

……

武德十年五月中旬,南陽郡新都縣,王莽封地故墟前。

第五倫望著這焦黑一片的廢棄都邑,不由感慨:“劉伯升不愧是項羽轉世,那把火,燒得真幹凈。”

想當初他奉王莽之命,來新都接王家那幾對兒女回京,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期間還不湊巧地與劉秀擦肩而過,未能再會。

自此之後,第五倫已經很多年沒來到如此偏南的地方了,襄陽之戰時,他只是督師於宛城,未能親巡故地。

眼下的新都廢城,儼然成了一座大兵營,營壘森嚴,斥候驛騎往來不休,每個時辰都給他們的皇帝帶來最新消息:

“後將軍(萬脩),已將關中兵五萬出武關,下丹陽,不日抵達漢水上遊。鎮北大將軍(吳漢)所遣並州兵騎五千同行。”

“除卻上庸、房陵二城外,驃騎大將軍(馬援)已全取漢中,聞陛下詔令,速遣涼州大馬三千騎東來,將與關中軍匯合。”

“左丞相(耿純)留守鄴城,冀州刺史(邳彤)兼任護軍將軍,護冀州兵五萬南下,經潁川,入昆陽關。幽州刺史(寇恂),已遣偏將軍王梁,將幽州突騎七千隨冀兵同行。”

“右丞相(竇融)攜豫、兗之眾五萬,已至魯陽關。”

三路大軍都進入南陽了,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車騎大將軍耿伯昭的淮北之師三萬,他們走的,是另一條路,一條劉秀萬萬沒想到的路……

第五倫看向新都郊外的河流:南陽這地點很神奇,不南不北,水網發達,但所有徑流,最終都會在襄陽附近,匯入漢水。

這些來自各州郡的魏軍也一樣,他們將於六月初一,與第五倫會合於襄陽城下——比起劉秀君臣預測魏軍援兵七月份抵達荊襄,足足早了一個月!

不是誤判,而是第五倫蓄謀已久的計劃,利用江陵這必爭之地,迫使劉秀北上,以期決戰提前到來!

第五倫又瞧了老王莽的封地府邸丘墟一眼,折返回軍營,並叮囑隨軍的尚書杜篤道:“等兵鋒抵達襄陽,劉秀便能偵得我軍動向,屆時就不用保密了,汝起草的南征檄文,就在那時候發出罷。”

“諾。”杜篤只問了最後一處:“陛下,自古興兵常多報兵員以壯聲勢,今我朝二十萬虎賁雲集荊襄,無堅不破,是否還需如此。”

第五倫道:“當然要。”

這檄文不是給劉秀看的,而是用來震懾淮南、江東各地土豪氏族,以促其反正的……嚇唬人嘛,自然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