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竟敢弑主!(第2/2頁)

一百多年前,羌部還不必蝸居在河湟這一隅之地,除了西邊的第三極,他們還能自由往來河西走廊,享受那裏的水草豐饒,直到大漢設郡,建立關隘,這才成了禁地。

“先零素來桀驁不馴,一旦有機會便會反叛,幾代人都夢想奪回河湟,只是實力不濟,屢屢失敗,如今匈奴欲占據河西,對西羌伸出援手,只是先零羌百余年來最好的機會。”

只要對方不愚蠢,就會竭力參與此戰,而不是偃旗息鼓,馬援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看來金城的戰事,要持續很長時間了。”

西羌未能攻克關隘,但金城以西已喪失多時,馬援單憑隴右的部隊,也無法徹底掃平羌亂,否則他還慢悠悠屯什麽田,早就平推過去了!

“如今形勢是,匈奴右部傾巢而出,河西難以支撐,但本將軍,眼下只能確保擋住西羌,勿令其北上。”

馬援算了算手頭的兵力,頂多排些斥候部隊去武威郡,對於幾萬匈奴人肆虐的河西,簡直是杯水車薪啊。

“沒錯。”牛邯提出自己的看法:“為今之計,隴右僅能自保,能救河西的,就只有並州吳漢將軍了!”

沒錯,後將軍吳漢如此改鎮並州,新秦中距離河西武威,不過數百裏,只要並州兵騎出動,十日可至。

馬援理論上是全國最高軍事統帥,並且得到了第五倫許諾的“西境守護”的職責,東到關中的萬脩,河西的第八矯和竇友,甚至還有並州的吳漢,理論上都聽他指揮。

但第五倫最喜歡分權,怎麽可能把關西部隊,同時交到一個人手裏呢?魏國的調兵制度可不簡單,馬援雖能給吳漢發函要他救河西,但吳漢卻有“根據並州形勢”不立刻執行的權力——若是為救河西,導致匈奴王庭與胡漢盧芳南下,導致並州、關中防務出現巨大缺口,那是誰的鍋?所以這件事,仍需先向朝廷稟報。

“並、隴、涼,三地如何與羌胡交戰,仍得看陛下決策。”

馬援恨不得現在就將西羌匈奴全收拾了,但河濟的挫折教會了他忍耐,早在發兵救令居時,馬援已令驛騎出發長安!

“只望陛下已結束東巡,回到西京了!”

……

從金城到長安,全程一千二百多裏,一封急報,由驛騎攜帶,多少天跑個來回?

答案是,十天就行!

一百多年前,同樣是西羌先零作亂,漢宣帝命令後將軍趙充國出征,這對君臣沒少往來通信,商量作戰計劃。其中,決定了戰爭走勢的那兩封,趙充國六月二十八日寫好發出,等到七月初五,就收到了漢宣帝回信:“今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蠻夷大敗。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戰者吉,弗敢戰者兇。將軍急裝,因天時,誅不義,萬下必全,勿復有疑!”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馬援請求皇帝立刻調並州兵入援河西的信,也是七月初抵達長安,但尷尬的是……

第五倫不在!

此時的第五倫,才剛剛巡視完黃河,還在北京鄴城呢!於是信便只能交由皇帝缺席時,負責關西政務的“禦史大夫”景丹來開啟。

拆奏疏是尋常事,每天匯聚到朝中的奏報數百上千,第五倫就算三頭六臂也看不過來,必須由丞相、禦史大夫乃至於尚書台的小秘書們幫忙篩選,往往只有時間看最重要的那部分。

馬援的信乃是“五封置傳”的規格,可以理解為加了五枚雞毛,意味著十萬火急,加上驃騎大將軍的印,所以被尚書台第一時間送到景丹處。

景丹一看就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有了不祥的預感,等到他按照規矩,一板一眼公示禦史丞、拆開閱讀後,更是嗚呼哀哉。

“兩淮戰事才結束幾個月,本以為今年可以休養生息,讓魏國士民好好緩口氣,東、南方寧,西邊怎又打起來了?”

景丹心中沮喪極了,這場戰爭,當真來得不是時候啊,也顧不上感慨了,他只立刻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按照規矩,親手將奏疏抄下來,把副本留下,正本派人立刻送往北京給第五倫過目!

第二件,景丹讓繡衣衛控制來自隴右的信使,將其軟禁起來,不讓他出去亂嚼舌頭,亂了人心。

至於第三件,則是用尋常的語氣,對郎官道:

“汝去藍田大營,請前將軍(萬脩)入京,就說,景丹有事相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