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養蠱(第2/3頁)

第五倫了解這時代人的衣食住行,很少離家百裏的,這種小國寡民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歪打正著起到了隔離效果,所以大疫起時,往往是長安、洛陽這些大城市先遭殃,閉塞的裏閭小村卻能幸運躲過。

然而戰爭,這種違反人類本性的重大活動,卻將來自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到一起,讓他們開始一場病原體大交流。

故而自古用兵,師旅常有疾疫之憂,疾疫死者比戰沒者多數倍是常見的事,加上第五倫軍中多是北方人,尤其是最偏北的幽冀兵,先在青州轉了一圈,不知沾染了多少當地疾患,又來到天氣與河北迥異的淮泗,水土不服下抵抗力變差,傷寒趁虛而入便不足為奇了。

“兩軍各為其主,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卻不知道,雙方都只是在為病毒養蠱啊。”

如此想來,第五倫忽然覺得自己和劉秀爭天下,都有些“蝸角之爭”的感覺了,少不了又自嘲了一番。

總結完疫病來源、季節、地理、發病原因後,第五倫卻發現,自己依然沒有特別奏效的方法:他沒本事做出土法抗生素、青黴素,也不能言出法隨,預言病毒有一天會奇跡般消失……

至於躺平等死,群體免疫之類,第五倫也頗為排斥,畢竟他可不想被人追謚為“魏川皇”。

第五倫思索後,決定主抓兩手。

一是依靠老中醫……

自第五倫稱王,接管新朝宮室大量禦醫以後,推行軍醫制度數年,由朝廷出資,讓醫者們廣受門徒,要求每個醫者都得在軍中服役三年,並留下至少十名學徒,如今這體系也只到勉強能用的程度。

但第五倫依然難以破除不同醫派之間的門壘,隨軍的幾位大醫,面對同一種病,交上來的方子就截然不同,甚至換個人都要調換其中幾種藥。

看來看去,發現醫者們主要用到14種藥材,諸如桂枝、甘草、大棗、麻黃、生姜、芍藥、附子、蜀椒等,從這些藥物的療效來看,主要是用於治療風寒、咳嗽、頭痛發熱,沒有大問題。

第五倫作為門外漢不好過多幹涉,只親自召見他們,苦口婆心地勸眾人放下嫌隙,先幫皇帝渡過大疫。他指尖敲打著那些方子,不要求他們完全統一,至少在各自負責的營中,按照輕、重、中、預防這四種程度,配出四種藥方來吧。

“諸卿所需藥材,除了太過稀少者,予舍千金之財,也要盡力收集妥當。”

話雖如此,但第五倫卻要求醫者們將桂枝、芍藥等這名貴藥材換成可替換的廉價貨,他不看單個療效,只看集體康復。

染病人數太多,已近萬人,每天還新增數百,不好一一辨別治療了,如今之計,只能讓眾人喝“大鍋藥”。營壘中支起大釜,小火烹之,用大碗勺了給病患喂下,也別指望一口藥下去立刻康復,中藥得慢慢來,緩解炎症,靠自身免疫系統慢慢熬就不錯了。

不過,對於車騎大將軍等重點病人,第五倫則安排了專門的醫者照顧,所需藥材不論多難搞,都用驛騎千裏送來。

所以到了如今耿弇痊愈時,才從弟弟耿舒口中,得知自己喝下去的那些藥,皇帝究竟下了多少功夫!

第五倫探望完耿弇離去,耿舒才對兄長說了實話:

“人參是遼東貢品,放在洛陽,皇帝特令中都洛陽飛騎,五日夜八百裏送至。”

“桂枝產自南方,岑將軍在荊州繳獲不少,封存於宛,四日夜六百裏送達。”

“徐淮雖也有椒,但醫者說,還是蜀椒最佳,陛下遂飛傳長安未央宮,將昔日公孫述所贈立刻送來,花了七天才抵達徐州,入了兄長藥湯。聽說皇後得知前線艱難,又令椒房店將多余之貨相繼運來。”

第五倫對普通士卒力求“群體效果”,藥越廉價易得約好,考慮了成本。但對車騎耿將軍這種重要人物,卻不惜重金——雖然第五倫心裏認為,這徐淮的花椒,味道雖然沒那麽正宗,但入藥成分跟蜀中花椒區別能有多大?他買的不是藥效,而是這份心意。

耿弇確實感受到了,方才皺眉喝下的那碗藥,他覺得又苦又麻,但等到下午的藥送到時,耿弇捧著許久,凝視著黑漆漆的藥湯久久無言,也不知在想什麽,最後竟落了幾滴淚。

這其中有感動,也有愧疚,如此小兒女狀讓耿舒忍俊不禁,但兄長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冷峻,還解釋道:“加點藥引而已。”

言罷端起藥慢慢喝了起來,這一次,藥湯似不再苦澀難食,而是帶著溫潤與甘甜。

往後若有人用詩記下這件事,當是:“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青塵將軍愈,無人知是桂椒來。”

耿弇的傷寒病症倒是好得差不多了,但對於魏軍而言,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