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第五層

收到伏隆急奏,得知耿弇說什麽“可以戰而令我不戰,即便是陛下,亦不能得此於臣”時,第五倫正在南赴下邳的路上,與他同行的,還有四萬援軍。

放下密奏後,第五倫面色微沉,心中只道:

“看來,我少不得要學一次劉邦了!”

指的當然不是學老劉殺功臣,在第五倫看來,耿弇對自己的忠誠雖無法與馬援、景丹、萬脩這些起家嫡系相提並論,但應該不會有謀逆反叛之心,應該吧。

“不過是小將軍伐齊勝仗打慣了,連下七十二城,卻在下相吃了劉秀大虧,心中不忿,非要打回來以求全勝罷了。畢竟是狠如羊、猛如虎、貪如狼的人物啊。”

如羊角抵,只知往前而不知退後;如虎撲食,有所挫敗便惱羞成怒;至於他貪什麽?以第五倫對小耿的了解,貪的不是權力富貴,而是一戰滅吳的不世之功啊,任誰都能看出,天下諸侯,第五倫最重視的勢力莫過於劉秀,若能獨占此功,小耿可為諸將之首。

但這之後呢?耿氏如何自處,小將軍你想過麽?

所以第五倫決定,在耿弇鑄成大錯前,由他來阻止悲劇發生。

第五倫要學劉邦的,便是奪大將兵權!

劉邦曾經兩度奪韓信兵權,一次是成臯之戰後,那時候老劉被項羽打得極慘,靠著替身赴死,並將城內女子放出去讓楚軍亂哄哄地追,這才倉皇逃出。而此時,劉邦的把兄弟張耳、大將韓信已經攻下趙代之地,且就駐紮在與成臯一河之隔的地方,居然按兵不動,於是劉邦自稱使者,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其軍。韓信睡到中午起來,才得知此事,可憐他又成了光杆司令,只能在河北重新募兵去打齊國。

第二次,則是垓下之戰後。項羽已死,也是飛鳥盡良弓藏的時候了,鑒於韓信之前在攻下齊地後,曾請封齊王,且在劉邦下令追擊項羽之際,並未奉令率兵趕到,導致劉邦在固陵之戰被項羽擊敗,劉邦遂不放心,故技重施,馳入齊王壁,奪其軍……

劉邦之所以下手,恨的就是韓信不聽調遣,而現在,第五倫也面臨屬下自作主張、沒有大局觀的狀況。他打算用同樣的雷霆手段,加速抵達下邳,架空耿伯昭,接過指揮權,如此方能與劉秀周旋,等後續援兵趕到,以眾淩寡。

但劉邦奪兵權聽上去容易,甚至有些兒戲,似乎喊上十幾個大漢,一起沖入主將大帳,搶了公章……虎符別到腰帶上即可。

可仔細分析,才明白此事不簡單,第五倫揣測,劉邦之所以敢如此,除了篤定韓信沒膽子造反外,也因為韓信麾下諸將謀士,除了蒯徹、李左車二人外,基本都是劉邦安插的豐沛人士。有這些人在,一旦韓信表現出異心,恐怕立即就會被架空。

要論摻沙子的技術,第五倫也不遑多讓,耿弇手下,除了兩千上谷突騎外,其余多是來自冀州的偏將、校尉,每一位都由第五倫指派。加上不同主將帶兵方法大異,耿弇對其麾下將吏,雖然經常放縱其劫掠,但收買親附卻較少。

加上身邊的四萬之眾,第五倫覺得,馳壁奪權這種事,老劉做得,他也做得!

這種想法,卻在南行的第三天戛然而止,第五倫的態度,因收到耿弇的請戰奏報,而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欲以幽冀之兵為餌,拖住劉秀三五天,待援軍抵達,將其殲於淮泗?”

“臣雖可能敗績,但陛下,大魏,必勝!”

這句話讓第五倫頗為感懷,釋卷暗嘆:“若果真如此,便是予低估耿將軍了。”

作為將軍,最珍視的便是自己的軍旅勝負,想當年,白起為了保住不敗之身,三番五次拒絕秦王,就是不去打邯鄲。

而耿弇竟願將這最珍惜的“不敗”打破,也要確保第五倫全局的勝利,他的忠誠,確實不能懷疑了。

“這一波,予自以為他在第一層,辜負了予的厚望,殊不知耿將軍竟在第三層。”

但第五倫欣慰之余又有惱怒,耿弇的溝通太不及時,騙劉秀的同時,竟連他身邊的伏隆、上司第五倫一起騙了,奏疏再慢點,恐將釀成大錯,歸根結底,還是自作聰明,不聽調遣,這指揮權啊,還是得收!只是舉措不必像計劃中那般劇烈。

第五倫立刻傳詔,假裝自己已洞察一切:“將軍深意,予早已知曉。”

“徐淮之戰,攻城略地為下,誘殲劉秀為上,劉秀雖不入靈璧圈套,反攻下相下邳,然不過是殊途同歸。”

“予早已派遣橫野將軍鄭統統兵兩萬,自靈璧南下,繞開睢水吳軍偏師,直撲臨淮郡!”

“虎牙將軍蓋延,亦將三千漁陽突騎,星夜馳騁,將渡過睢水,與橫野將軍於臨淮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