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好人(第3/3頁)

當然,報上來時,卻是足人足數。

結果是,也只有赤眉軍中一部分念著他是“田翁”時的好處,其余人都希望王莽去死,於是投瓦時扔向左邊的數量,高達九成五!

作為監察機構,丞相司直黃長信誓旦旦地保證,投瓦過程公平公正公開,絕無一點官吏、軍隊逼迫百姓投王莽死的情況。

倒是正人君子的禦史中丞宣秉表示,一些地方存在民眾隨大流,亦或是人數不足,湊不齊半數,裏正、宗族便代投,事後隨便多報幾百上千姓名的情況……

但這些瑕疵,卻被奉常王隆認為是“無傷大雅”。

第五倫倒是無所謂,假民主嘛,意思一下,做個樣子就行了。

他看完這些數目後,只仰天而嘆。

“民心如此。”

“天意如此!”

王隆、黃長皆下拜頌揚:“陛下當代天行罰,誅一夫莽!”

二人心中是高興的,如此一來,第五倫綁架了輿論,就徹底解決了處死舊主的麻煩尷尬,完完全全代表天意民心,不必落世人口實。

宣秉默然不言,但也覺得王莽該死。

倒是太師張湛心存不忍,他是前朝舊臣,王莽改制的積極參與者,知道王莽的“初衷”不壞,雖然如今是魏朝元老,但張湛仍對老皇帝,存有一點憐憫。

加上他與第五倫關系不同一般,曾經是舉主,如今又貴為太師,便咬咬牙,提議道:

“陛下。”

“夏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詬天侮鬼,淫亂極暴,當時民不聊生,皆言:‘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然而縱桀有大惡如此,成湯革命後,卻只是放逐夏桀於南巢,留下了千古美名。”

話到這裏,其意甚明,一時間王隆瞥眼,黃長側目,宣秉也凝神細聽。

而第五倫,已經收斂了神情,看不出喜怒。

做了一輩子老好人的張湛看向第五倫,滿懷期盼地說道:“如今,王莽之惡雖與桀紂等同,但陛下之仁慈,卻遠甚於湯武。”

“公審已罷,王莽禍亂天下確鑿無誤,殺之合乎公理人心。但若陛下效仿前世,特赦王莽,只罷為庶民,流放遠方,如此既應了天意民心,又彰顯仁德,更讓王莽留其垂垂性命,在余生數年悔過前罪,在臣看來,這才是對王莽的最重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