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並州兵騎(第2/3頁)

像被羊角頂到肚子的小狼,烏達鞮侯又是後怕,又感到羞怒交加。

但他也明白,在漢渠之內混戰,根本無法發揮匈奴人的長處,只能派遣騎隊繞著外圍偵查,看看是否有機會找到薄弱之處沖進去,將被困住的胡漢兵救回來。

匈奴的優勢是馬隊且馳且射,需要良好的視野和光亮,烏達鞮侯不斷望向東方,期待旭日早點升起。

然而當東方泛起魚肚白時,烏達鞮侯身邊經驗老到的騎從卻皺起眉來。

他好像聽到了什麽聲音。

年長的匈奴人遂跳下馬,趴在地上附耳聽了一會後,勃然色變。

它們來自東方,讓地表微微震顫,讓坐騎隱隱不安。

那是蹄聲陣陣。

是千軍萬馬!

而這時候,隨著一陣陣驚呼,烏達鞮侯也能見到遠處的來客了。

打頭的是布在東面的百余騎匈奴斥候,他們正拼命加速,躲避追趕,對方來得太快太急,竟連回報都來不及。

而其身後,荒原上的塵土在瘋狂沸騰,千馬奔騰,輕騎催動,明明只有三千,卻走出了萬騎的氣勢來!

他們在三裏開外停下了腳步,為首的耿弇勒馬,將軍身被玄色的甲胄,外裹赤紅的絳袍,鐵冑上纏著一抹黃巾,在新秦中,這是“第五營”的標志,看到它,就知道是自己人來了。

耿弇拔出了手中的百煉環刀,高高舉過頭頂,朝向西邊,騎士們也紛紛照做,隨著東方朝陽初升,三千把刀反射旭日,光耀奪目!

“今日,便是我‘並州兵騎’的首戰!”

……

並州兵騎主要募緣邊郡縣被匈奴、胡漢禍害得家破人亡的流民加入,要求是身高七尺五寸以上,會騎馬,步射,臂力得好。

若在中原內郡,這樣的人百裏挑一,可在上郡、西河邊塞,十個男丁就卻能找到一二人。

經過四個月加了馬鐙、高鞍的訓練後,也好歹有點騎兵的模樣。

而今日奉耿弇之命最先發動沖鋒的,則是一支名為“美稷少年”的騎從。他們人數上百,皆是美稷縣屠城後逃到上郡的,為首者就是當年騎竹馬帶著伴當騙並州牧郭伋果子吃的小家夥,如今長大成人。

美稷少年是耿弇麾下最勇銳的一批人,所求只有兩個:一是早日收復故鄉美稷縣,二是能將戰火引向朔方五原,乃至於匈奴腹地!

“過去騎竹馬,如今騎真馬!”

“他日打入匈奴,騎母馬!”

美稷少年們擔當的是雁翎陣喙部的角色,至離敵陣數百步時,催動戰馬,開始加速!

而相較於並州兵騎,匈奴人的戰術,與一百年、兩百年前相比,沒有絲毫進步。

匈奴在草原上的敵人,主要是烏桓,雙方大規模交戰之法,一般是組織千騎為一批次,輪番沖擊上前施射,前隊射完一輪後橫向移動,讓出位置,次隊再進。若敵人遇箭潰亂,則直接沖將進去,用刀和短矛結束戰鬥。若敵人不亂,則反復馳射,同時設法包圍,下馬步射,一點點消耗。

但對於中國之騎如何打仗,幾十年承平,匈奴人已經快忘了。

左谷蠡王烏達鞮侯記得,曾經在郅支單於麾下,參與過西域戰事的年長老人說起過,漢騎作戰,不喜歡馳射,反而像羌人那般,鐘愛於近距離突觸。

果不其然,今日遭遇敵騎後,烏達鞮侯只見對面大旗輕輕搖動,先派出了千余騎,結成雁翎陣,至數百步左右時,非但不減速,反而加速向前!

烏達鞮侯也匆匆調度了兩千騎上前阻攔,但對方直接頂著匈奴人的箭雨沖過來,挺矛直刺!

首次實戰,動作有些生疏,心情頗為激蕩,但唯獨不缺勇氣!

匈奴見敵甲胄精良,立刻四散而開,但仍有人規避不及,無數利刃瞬間插入了前排,使得只來得及射了兩輪箭的胡騎人仰馬翻。

而後排沖到的並州兵騎,所用則是環刀,揮舞著追逐散開的匈奴騎,近身纏鬥在一起。

匈奴人弓箭太近距離來不及施射,只能抄起直刃與短矛交鋒。

數千騎在田野上奔跑踐踏,大地在震動,使得塵土飛揚,與塞北的風塵匯攏一處,遮住了小半塊天空。敵我在呐喊,馬鳴聲如同雷鳴,每個人都奮力廝殺,或在馬上相擊,或失馬後扭打在一起。

甲兵之利的優勢便顯現出來,匈奴人漸落下風。並州兵騎勢如破竹的向前推進,兩千匈奴人象是被絞碎的雜草,很快被分割開來,失去主人的馬兒到處亂跑……

這一天,匈奴人終於回想起了曾一度被中國之人所支配的恐怖。

烏達鞮侯詫異地看著這一幕,他也瞧出了些許門道:“這群中國之騎,為何看上去騎術和胡人一樣精湛,竟能一邊催動戰馬,一邊熟練操縱兵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