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大公(第2/3頁)

赤眉不是一個人,是三十萬人,三十萬顆心,三十萬種想法。

徐宣有了主意:“依我看,吾等麾下的私奴,改個名就能騙過去。”

“男子不叫奴,叫家丁;女子不叫婢,叫家婦;幼者也不稱僮,而是叫義子、義女。”

“當然,也就換個名罷了,依然做牛馬之務,給口粥吃,不餓死就行,該打就打,該殺就殺。”

赤眉軍將宛城糧倉洗劫一空,因為各營還要繼續上路,分別去進攻各地,所以糧食就又分到了諸公和各三老、從事手中,每個營萬把人的性命,自然也就控制在他們手中。

謝祿有些擔憂:“若是樊大公派人來查呢?真能瞞過去?”

徐宣笑道:“大公麾下皆是鄉黨,對此議也不以為然,給點好處,送個美人,自然能替吾等遮掩,就算田翁親來,那七旬老叟,還能一個營一個營親巡不成?”

“且勒令手下奴婢……不,是家人、家婦們,到時候誰敢亂說話,就帶上全家,滾出營去,自己想辦法活。”

“不是想要自由麽?便給他們,離開營中,去做無人約束的流民,得到旬月內,就會餓死的自由!”

……

“吾弟,快,快給田翁磕頭。”

“若非田翁解救,汝現在還在做奴!”

若放幾年前,還做式侯嫡長子時,劉恭肯定不會支持這“廢奴”之議,人有尊卑貴賤,天經地義。

可在他們兄弟給赤眉當了幾年奴後,劉恭想法就變了,眼下只按著弟弟劉盆子,給老王莽稽首,感謝他的良策。

王莽此刻心情復雜,一方面是郁悶,本心是將自己在位時沒做成的廢奴一舉完成,豈料最先得到解救的,竟是俘虜營中那一群姓劉的侯子。

這一幕,像極了他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大漢忠良,取代漢室十幾年後,天下人果然從厭漢到人心思漢!不愧是安漢公!

世事當真讓人啼笑皆非,所想與所得之間,往往有巨大鴻溝。

但王莽一方面也暗暗自喜,在他看來,這次廢奴改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進入宛城不過數日,諸公積極擁護廢奴政策,各營都聽從樊崇之命,革除弊病,取消了所擄奴婢。

從今往後,各營除了赤眉戰士和他們的家眷子女,就只剩下“家人”“家婦”“義子義女”,人人平等,其樂融融好似一家了!

但劉盆子畢竟年紀小,才十四,沒搞懂狀況,磕完頭後,擡頭不解地問道:“田翁,赤眉從事說吾等劉姓宗室暴虐百姓,得享富貴,所以要罰做奴放牛償還罪孽,終日吃不飽飯,經常被從事呵斥打罵。”

“可如今吾等不是奴,也是赤眉兵了,卻還是在放牛,我得兄長幫襯尚可,但其余人還是吃不飽飯,還是要被從事打罵,我請求去沛地尋夫子桓公,也不被允許……”

那是當然,他們走了,牛誰來放,粟誰來割,米誰來舂,糞誰來撿,柴誰來拾?赤眉戰士要忙著進攻各縣,追擊綠林,哪有閑暇幹這些,他們的家人苦了大半輩子,也該享受享受了。

這就是劉盆子想不通的地方:“那吾等做不做奴,有何區別?”

好似無知孩童指出了“皇帝的新裝”,王莽捋白胡須的手停了下來,這個問題竟將他問倒,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

倒是劉恭反手就給了弟弟頭上一個爆栗子:“這還用問?過去你有奴之名。如今奴名已去,便再不是奴了,你這兒曹,這簡單道理,怎竟不懂!”

你要他如何懂?實質上還是被呼來喝去,沒有自由的奴啊,劉盆子撓頭反駁:“這不就是名不副實麽?”

“你說得沒錯,名實確實需要相合。”

王莽終於開口了,還是用聖人之言來回答所有問題:“孔子有雲,名不正,則言不順,必先正名也。”

“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且先去奴名,至於其他,往後便慢慢能變好起來。”

好容易遮掩了大窟窿,但劉盆子的童言無忌倒是提醒了王莽。

“是啊,予不能和過去一樣,只重名,而不重實。”

他讓巨毋霸攙自己起來,又拄著鳩杖前往樊崇處。

赤眉軍中曾經的奴婢也好,接下來要從南陽各縣解救的奴婢也罷,要想讓他們不但去奴名,也去奴實,還得有第二件事打底才行。

那也是王莽曾大力推行,卻最終推了個寂寞的遺憾啊……

宛城已經被赤眉占領,諸公和從事們搶著住在劉玄昔日的宮殿裏,倒是樊崇維持了簡樸,只住在宛城府衙裏,頓時讓眾人大慚,心不甘情不願地離開了宮室,但也將裏面的東西哄搶一空,裝點各自侵占的裏閭。

等王莽抵達樊崇所在時,卻聽到裏面頗為熱鬧,除了奉命去攻打其他縣的謝祿、楊音外,徐宣及被任命為宛城令的崔發都在這,眾人圍著堂上案幾一物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