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2/4頁)

漢儒太重師法、家法了,魏王這次射策考試引來的鮮少是獨狼,不論官學的博士弟子,還是私學的各路士人,基本是統一行動,要麽不來,一來一群,像承宮這樣夫子親自帶隊參考的亦不在少數。

各家入住後區舍後,少不得拜訪左鄰右舍,論一論各自的淵源。

“吾等乃是《小夏侯尚書》傳人,當世顯學,有弟子千余人,在關中者亦有數百。”

“小夏侯亦出於我《大夏侯尚書》,我家可是參與過石渠閣之會的。”

“大夏侯還是出於我《歐陽尚書》,吾等才是尚書正統,漢武時便為顯學。”

“哈哈哈,諸位不要爭了,吾等乃是河內伏公弟子,此番多達百人入京,伏公乃是漢初伏勝尚書正統傳人。”

各路尚書傳人在那追溯了半天淵源,只有在面對《古文尚書》的弟子出來露面時,才一起將矛頭對準了他們:“偽經,異端!”

與尚書類似,詩、禮、春秋也是各學派爭奇鬥艷,莽末大亂後,他們很久沒像今日一般齊聚一堂了。

“這就是士林,攀資歷,尊故舊,動輒辯經,論數百萬言之家法、師法。”承宮沒有加入進去,他的夫子徐公不是春秋三大學派之一,只傳經不授傳,連和各派學閥說話的資格都沒有。他已是夫子的得意門生,卻連入太學一觀的資歷亦不能得……

承宮將舍門關上,發現弟子們被擾得有些緊張。

有的人是來見了長安外圍繁華,又見其余弟子家世顯赫,自慚形穢。

其余人則是聽到外頭諸生在那論師法,就像在講殷周古言一般,自己竟半點都聽不懂,頓時慌了神。

“讓彼輩辯去罷。”承宮笑道:“魏王詔書裏說了,此番於經術,只考小學,不考五經!”

承宮心中對魏王感激不已,若非這次獨特的射策考試……

“我承宮這鄉野小儒,還有我出身低微的弟子們,此生根本不可能來到赫赫太學中,與五經正統傳人們,分庭抗禮,爭個高低啊!”

……

太學一共有五片建築,中曰辟雍,環之以水;水南為成均,水北為上庠,水東為東序,水西為瞽宗。

除卻辟雍之外,其余四處都被魏王征用,作為考試場地,提前一天派官吏上門,將考試場地告知諸生。魏王原本還想按照姓氏筆畫徹底打散,但考慮到這是第一次選士,不管考生還是舉辦者都手忙腳亂,規則尚不完善,為方便管理,還是按籍貫分配考場了。

“人數遠不如設想中多啊。”

作為欽定的主考官之一,奉常王隆這幾天將名冊反復看了幾遍,一共才來了兩千余人,比預想中的三四千差了很遠,不由皺眉:“在京的博士弟子大多參考,五陵私學弟子抵觸當真如此之大?”

王隆現在也有點摸清自己師弟的脾性了,愛憎分明,比如對待有恩情的老師揚雄,那是百般維護,不將揚子雲捧上聖壇誓不罷休。

但對忤逆他的人,魏王明面上不會說什麽,但就像五過長安而不入狠狠教訓京師人民一般,這些私學弟子跟著老師一時沖動,搞不好,就會遭到一生禁錮,再做不了官……

“也不盡然是如此。”

少師杜林小心翼翼地說道:“還有不少是耽擱在路途上,所至多是五陵、長安人士,最遠是提前得知消息,安排車馬入京的河內伏湛。除此之外,河東、右扶風不少士人還未到,但大王不許考試時限挪後。”

二人說話間,一行重兵保衛的車馬也進入了太學,全是宮中的荷甲親衛,還有繡衣衛張魚相隨,所載的那一筐筐,便是試題!

這還只是今天合在一塊考的經術、數術、常識三科,他們好歹參與出題,知道些究竟,至於明天的“策論”,由魏王親自定奪,沒有人知道第五倫究竟會出個怎樣的題目來折磨考生……

王隆、杜林對視一眼,向迎面而來的太師張湛行禮,他作為主管文教的官員,剛入宮面見過第五倫。

“太師,不知大王有何口諭?”

張湛還是永遠板著臉,說道:“大王只言,此番考試,關鍵只有一點。”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

“兩個字,大王說了三遍。”

孝義是第五倫的人設基石,他受限於此,可不好公開招募“受金盜嫂”之輩,縱是其他方面能不重私德,但選士考試不同,信用與公正尤為重要。

“故而,須得反復告誡,諸生凡有作弊者,當場逐出,永不得錄!”

“而監考官吏及定分者,但凡有徇私舞弊,皆重典懲處!”

張湛負責文教還真是對路了,他雖然在治郡時是個老好人,但管起教育來,卻端莊嚴肅崇尚禮節,一舉一動都有定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