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打虎(第2/3頁)

杜詩卻不管:“只是順路看看,不耽誤,不耽誤。”

等抵達關中的糧倉渭北時,看到白渠兩邊的田畝都犁得很周到,已種下了粟種,青壯離開後,老弱婦孺也在努力灌溉施肥,杜詩才松了口氣。

“戰事沒有耽擱春耕便好。”

正如任光對第五倫預言,說今年春末夏初,陳糧吃盡時,天下必有一場饑荒!杜詩在還算安定的河內亦有此感,因為戰亂連年,百姓棄土逃難的緣故,很多地方去歲秋天幾乎是顆粒無收,魏王的江山,全靠渭北、河內、魏郡的糧食撐著,拆東墻補西墻而已。

若今歲春耕再荒廢,那大饑就要周而復始了。

等抵達長安附近時,杜詩才被巡視城門的中尉第七彪告知,魏王出巡新設立的“上林縣”,讓杜詩來了直接過去。

第七彪頗為不滿,打量著杜詩道:“得了大王召喚,竟來得如此之遲,還不速去謝罪!”

正好張魚也要去上林奏報,便帶著杜詩同行。

上林既然設縣,便不再是禁區,不論是官吏還是平民百姓,都可以自由出入。

杜詩正看著上林邊緣新開墾出的土地,以及住在宮苑裏的長安移民,聽張魚介紹此處近況,卻忽聽一陣嘈雜之聲,座下馬匹也不安定亂動起來。

竟是一群人呼呼赫赫地從林子另一端沖了出來,手裏端著弩,肩上扛著矛與獵叉,正在追一只野獸,那野獸一瘸一拐,一頭紮入獵人們的包圍,挨了幾箭後蔫蔫倒下。

走近一看,好家夥,一頭吊眼白額的猛虎倒斃在地,身長丈余,額上赫然有個“王”字!

“魏王在遊獵?”杜詩下意識地這麽想,心裏略有失望,士卒在外作戰,百姓躬耕於田畝,實在不是做這種事的時候啊。

不料張魚哈哈笑道:“大王不喜狩獵,此乃打虎隊也。”

原來,上林在過去兩百年中,作為皇家園囿,人為投放了大量野獸,王莽時更將虎圈裏的虎豹全放了,以至於這曾是農田莊稼的方圓三四百裏,成了猛獸棲息之所。

如今第五倫迫於糧食壓力,開發上林,自然就要與猛獸們爭奪生存空間,一時間,被攆得四處遊蕩的山牛、野豬拱開籬笆,闖入農田吃秧吃苗,好不容易開出的地,被它們一亂闖禍害得沒了收成。

而猛獸更是出沒於各村閭宮苑之外。

張魚道:“從正月設縣至今,有兩萬戶百姓相繼進入上林,而虎豹熊獸傷人一百二十,咬死人三十二,傷家畜以千計,在昆明池附近,竟有猛虎闖入牛欄,從渭北好不容易調來的耕牛數十頭,被咬死大半。”

人餓,猛獸也餓,根本沒有共存的可能,於是第五倫將京畿獵戶組織起來,建立了十幾支打虎隊,專門在上林打猛獸。

“打死豹子每隊獎谷一石,布一匹;打死老虎每隊獎谷兩石,布兩匹,二月至今,已打殺虎豹熊等二百有余。”

每隊十人到數十人不等,打死的虎豹皮、肉,打虎隊還能自行處理,故而積極性很高,杜詩路上還見到拎著刀叉棍棒,張著羅網的獵戶在往更深的林子裏走。

如今路上已經安全了不少,張魚道:“聽打虎隊說,猛獸與野豬,在往上林以南深山中走。”

杜詩頷首,贊道:“吾嘗聞周公時,驅虎豹犀象而遠之,說的便是這樣的事罷?”

等抵達魏王所在,拜見第五倫請罪後,第五倫也不怪他晚到,只問:“可去鄭國渠、白渠看過了?”

杜詩老實回答,第五倫遂對旁邊的群臣笑道:“余說什麽來著?杜君公見了溝渠,就挪不動腳。”

末了第五倫又道:“秦漢在渭北修溝渠,方有今日沃土糧倉,上林因被辟為園囿獵場,水利耽誤了。”

他讓人將地圖取來,給杜詩這管水的安排了任務:“上林中有灃、澇、潏、滈、浐、灞等水流經,如今開辟的萬畝田地多在水畔,但灌溉溝渠沒跟上,余調君公來做司隸都水監,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這六條水畔,開辟溝渠。”

打個比方,天然的河水是大血管,那人工開鑿的灌溉溝渠就是毛細血管,連接到農業區,讓土地得到滋潤,而不是只仰頭等天下雨。

“上林縣兩萬戶,將近十萬人,其中丁壯也有三四萬,我不征調入伍,讓縣令、屯田官聽你號令,治粟校尉、少府也會加以配合,入秋前先完成十道幹渠,可能做到?”

這是大工程啊,看來為了讓今年秋收增加,魏王也是下血本了,但杜詩心裏沒底,一時間沒敢應下。

第五倫又道:“君公一路西來也看清楚了,戰事連綿,今年肯定會有饑荒,上林每多開一道溝渠,多種出一石糧食,就能少一人餓死。”

“先將最急需的幹渠開出來,水車也修起來,給來上林縣民屯的百姓充足水溉。等夏秋農閑時,再在各水流、溝渠上修建水磨、水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