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放棄幻想

新朝的州牧相較於前朝刺史地位大增,為了適應國內盜賊麻起,只靠各郡分別鎮壓已經不足的情況,王莽以州牧位比三公,秩中二千石,還給了他們兵權,加號大將軍,方便統籌州部軍務,會剿叛賊。

但荊州牧費興在這個位置上兩度罷除,依然堅持己見:“對內當撫不當剿!”

幾年前費興第一次到任時就看明白了,荊揚地廣人稀,除了前隊外,不存在中原那般尖銳的人地矛盾。大澤山林能夠提供很多人衣食,為禍當地最嚴重的是六莞之政,官府稅山澤,奪民之利,百姓饑窮,故為盜賊。

這些盜賊雖動輒上萬,但他們不過是被迫聚攏,擅稱渠帥、三老,卻沒有任何旗號和綱領,只是轉掠求食而已,依然念著遇上熟年回歸鄉裏種地。

在費興想來,倘若能通過赦令,說服盜賊們回歸田裏,免除部分租賦,由官府借貸鐵犁耕牛種子,安撫好百姓,斷了賊源後,荊州之賊可不戰自平。

第一次他如此上奏,被王莽認為胡言亂語罷免,幾年後荊州局勢糜爛,皇帝還是只能讓費興來救火。

費興堅持前見,這便是他久久勒兵於襄陽漢水,不肯南進的原因,就是想等一波大赦。

如今大赦終於來了,但綠林幾個大小渠帥被認為參與了對皇子的劫殺,罪大惡極,不在寬赦之列。

但這不妨礙費興派遣親信,在口頭上改了皇帝的赦令,令其進入綠林山,告知幾個大字不識的渠帥。不但答應赦免他們,還表示只要願意出山林來談談,可以招安眾人,給他們一個官兒做。

這其實只是費興的計策,他只是想將渠帥們騙出來,殺掉!

早在前漢時,禦史大夫桑弘羊就提出過派遣勇士效仿專諸、聶政,刺殺匈奴及蠻夷酋首,制其死命,責以其過,再扶持親漢的首領,就可以節省大軍出動的花費。

漢昭帝時,傅介子身體力行試驗了這種策略,帶十來人斬殺樓蘭王,懸首北闕,讓漢朝不費兵革而得一國。

這種低成本的斬首行動到了新朝更受青睞,比如故大司馬嚴尤曾誘高句麗侯朱蒙而斬,傳首常安,導致高句麗小國陷入內亂,只能屈服於王莽。

當然,也有玩脫的時候,同一時段,西南方的牂牁大尹也誘句町國王入境,將其殺了。結果卻引發了句町舉國欲復血仇,新朝三征句町花費巨萬,喪師無數,依然沒能打下來,整個西南夷地區都糜爛了。

雖有此前車之鑒,但費興認為,綠林之所以能夠成為荊州諸盜勢力最大的一支,和吸納了許多亡命之徒做渠帥分不開。想要招撫綠林,首先得幹掉他們,余者得了寬赦自然星散而去。

可費興左等右等,最後等來的,竟是他派去使者的頭顱!

且說綠林渠帥中,對費興提出的條件動心的還真有不少,畢竟他們起兵前出身底層,頗多目光短淺之輩,一點食餌就上鉤了。

但亦有聰明人,諸如剛從前隊回來的馬武,以及潁川人王常。

王常字顏卿,潁川郡舞陽縣人也。他家也算小地主,識字,在故鄉就任俠好義,為弟報仇,逃亡江夏,加入綠林軍,擔任偏裨小帥。

王常算是綠林中為數不多較有見識的人,知道一直聚嘯山林沒出息,對未來抱有一定籌劃。他見渠帥們頗有松動,眼看就要上當,便喚了馬武來,二人一合計,認為:“皇帝朝令夕改,這赦令不可信。”

馬武道:“就算是真的,吾等一旦出山接受,部眾便也各自思鄉離散,到時候官府翻臉要殺吾等,手裏再無人手自保,只能引頸待戮。”

如今朝廷大軍壓境,這場仗必須打,為了斷絕大渠帥王鳳、王匡等人接受寬赦的念想,馬武當機立斷,直接帶人斬了費興的使者!

一場血色的驚變之後,使者人頭落地,赦免肯定是沒戲了,而王常則乘機提議,向所有部眾宣布:“皇帝派來的使者說了,綠林之人,統統要殺絕處死,從者斬首,渠帥焚燒車裂,皆不在赦免之列!”

……

在綠林軍放棄幻想,準備戰鬥後,費興也知道,這場仗不得不打了。

本想八月時群盜到綠林外圍收割糧食時再剿,可朝廷催促得緊,費興只能在六月底強行進軍。

費興作為王莽代漢的親信之一,獻策治民尚可,但要他帶兵打仗卻是完全抓瞎。只能聽手下各郡屬令的提議,先對綠林賊自種的土地下手,將即將成熟的宿、稻毀掉,想要誘惑他們出山。

還真有不少人心疼收成,零星出來送了幾波,但剩下的都學聰明了,緊跟渠帥,窩在山裏就是不動。費興便來了一波放火燒山,但這濕潤的南方火哪是那麽好點的,一場雨就給你滅了。